•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纖維素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纖維素[1]
        識別
        CAS號 9004-34-6
        ChemSpider NA
        EC編號 232-674-9
        性質(zhì)
        化學式 (C6H10O5)n
        外觀 白色粉末
        密度 1.5 g/cm3
        熔點 分解
        溶解性
        危險性
        歐盟編號 not listed
        NFPA 704
        NFPA 704.svg
        1
        1
        0
         
        相關物質(zhì)
        相關化學品 淀粉
        若非注明,所有數(shù)據(jù)均出自一般條件(25 ℃,100 kPa)下。
        纖維素的結構式:葡萄糖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而成
        纖維素分子塡充模型圖

        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一種多糖,是組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棉花亞麻、芋麻和黃麻部含有大量優(yōu)質(zhì)的纖維素。木頭中纖維素含量約為50%,棉花的纖維素含量更高,達90%。木材中的纖維素則常與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共同存在。

        纖維素是一種復雜的多糖,有8000至10000個葡萄糖殘基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而成。天然纖維素為無味的白色絲狀物。纖維素不溶于水、稀酸稀堿和有機溶劑,但在加熱的條件下會被酸水解,主要的生物學功能是構成植物的支持組織。

        目錄

        纖維素的詳細說明

        纖維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天然有機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纖維素含量接近100%,為天然的最純纖維素來源。一般木材中,纖維素占40~50%,還有10~30%的半纖維素和20~30%的木質(zhì)素。此外,麻、麥稈、稻甘蔗渣等,都是纖維素的豐富來源。纖維素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此外,以纖維素為原料的產(chǎn)品也廣泛用于塑料、炸藥、電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食物中的纖維素(即膳食纖維)對人體的健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纖維素的性質(zhì)

        植物的細胞壁

        纖維素是D-葡萄糖以β-1,4-糖苷鍵組成的大分子多糖,分子量約50000~2500000,相當于300~15000個葡萄糖基。分子式可寫作(C6H10O5n。是維管束植物、地植物以及一部分藻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醋酸菌的莢膜,以及尾索類動物的被囊中也發(fā)現(xiàn)有纖維素的存在,棉的種子毛是高純度(98%)的纖維素。所謂α-纖維素這一名稱系指從原來細胞壁的完全纖維素標準樣品用17.5%氫氧化鈉NaOH)不能提取的部分。β-纖維素、γ-纖維素是相應于半纖維素的纖維素。雖然,α-纖維素通常大部分是結晶性纖維素,β-纖維素,γ-纖維素在化學上除含有纖維素以外,還含有各種多糖類。細胞壁的纖維素形成微纖維。寬度為10-30毫微米,長度有的達數(shù)微米。應用X線衍射和負染色法,根據(jù)電子顯微鏡觀察,鏈狀分子平行排列的結晶性部分組成寬為3-4毫微米的基本微纖維。推測這些基本微纖維集合起來就構成了微纖維。纖維素能溶于Schwitzer試劑濃硫酸。雖然不易用酸水解,但是稀酸或纖維素酶可使纖維素生成D-葡萄糖、纖維二糖寡糖。在醋酸菌中有從UDP葡萄糖引子轉移糖苷合成纖維素的酶(纖維素合酶 (UDP forming),EC2.4.1.12)。在高等植物中已得到具有同樣活性的顆粒性酶的標準樣品。此酶通常是利用GDP葡萄糖(GDP forming,EC2.4.1.29),在由UDP葡萄糖轉移的情況下,發(fā)生β-1,3-鍵的混合。微纖維的形成場所和控制纖維素排列的機制還不太明了。另一方面就纖維素的分解而言,估計在初生細胞壁伸展生長時,微纖維的一部分由于纖維素酶的作用而被分解,成為可溶性。

        纖維素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能溶于銅氨溶液(Cu(NH3)4(OH)2)和銅乙二胺溶液((NH2CH2CH2NH2)Cu(OH)2)等。水可使纖維素發(fā)生有限溶脹,某些酸、堿和鹽的水溶液可滲入纖維結晶區(qū),產(chǎn)生無限溶脹,使纖維素溶解。纖維素加熱到約150℃時不發(fā)生顯著變化,超過這溫度會由于脫水而逐漸焦化。纖維素與較濃的無機酸起水解作用生成葡萄糖等,與較濃的苛性堿溶液作用生成堿纖維素,與強氧化劑作用生成氧化纖維素

        纖維素的來源

        纖維素的實驗室制法是先用水、有機溶劑處理植物原料,再用氯、亞氯酸鹽二氧化氯過乙酸去除其中所含的木質(zhì)素,得到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然后采用各種方法除去半纖維素,制得純纖維素。工業(yè)制法是用亞硫酸鹽溶液或堿溶液蒸煮植物原料,除去木質(zhì)素,然后經(jīng)過漂白進一步除去殘留木質(zhì)素,所得漂白漿可用于造紙。

        纖維素的作用

        全世界用于紡織造紙的纖維素,每年達800萬噸。此外,用分離純化的纖維素做原料,可以制造人造絲,賽璐玢以及硝酸纖維素醋酸纖維素等酯類衍生物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等醚類衍生物,用于塑料、炸藥、電工及科研器材等方面。纖維素有良好的聲學性能,用于制造樂器,如鋼琴,提琴。人類膳食中的纖維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類中,雖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進腸道蠕動,利于糞便排出等功能。草食動物則依賴其消化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將纖維素分解,從而得以吸收利用。

        膳食纖維

        食物纖維素包括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zhì)素。食物纖維素是一種不被消化吸收的物質(zhì),過去認為是“廢物”,現(xiàn)在認為它在保障人類健康,延長生命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稱它為第七種營養(yǎng)素。

        1. 有助于腸內(nèi)大腸桿菌合成多種維生素
        2. 纖維素比重小,體積大,在胃腸中占據(jù)空間較大,使人有飽食感,有利于減肥。
        3. 纖維素體積大,進食后可刺激胃腸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腸道蠕動增強,可防治糖尿病便秘
        4. 高纖維飲食可通過胃排空延緩、腸轉運時間改變、可溶性纖維在腸內(nèi)形成凝膠等作用而使的吸收減慢。亦可通過減少腸激素如抑胃肽胰升糖素分泌,減少對胰島B細胞的刺激,減少胰島素釋放與增高周圍胰島素受體敏感性,使葡萄糖代謝加強。
        5. 近年研究證明高纖維飲食使Ⅰ型糖尿病患者單核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結合增加,從而節(jié)省胰島素的需要量。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進食高纖維素飲食,不僅可改善高血糖,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物的應用劑量,并且有利于減肥,還可防治便秘、痔瘡疾病

        纖維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量,促進腸蠕動,加快糞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質(zhì)腸道內(nèi)的停留時間縮短,對腸道的不良刺激減少,從而可以預防腸癌發(fā)生。

        纖維素的攝入與鑒別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含纖維素食物有:雞、鴨、魚、肉、蛋等;含大量纖維素的食物有:粗糧、麩子、蔬菜、豆類等。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適當多食用豆類和新鮮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目前中國的植物纖維食品,多是用米糠、麩皮、麥糟、甜菜屑、南瓜玉米皮及海藻類植物等制成的,對降低血糖、血脂有一定作用。

        纖維素燃燒無味,生成黑煙,用此法可鑒別人造絲和真絲(蛋白質(zhì),燃燒有燒焦羽毛氣味)。

        各種食物的纖維素含量

        蔬菜

        纖維素雖然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具有良好的清理腸道的作用,因此成為營養(yǎng)學家推薦的六大營養(yǎng)素之一,是適合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食用的健康食品。

        無論谷類、薯類還是豆類,一般來說,加工得越精細,纖維素含量越少。常見食品的纖維素含量如下:

        應用

        棉花纖維代表最純凈的自然形成的纖維素,含有90%以上的多糖。

        用于工業(yè)用途的纖維素主要是來自木漿和棉花。[2]硫酸鹽制漿法工藝用于從木質(zhì)素中分離纖維素,木質(zhì)素是植物物質(zhì)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紙制品

        紙,紙板和卡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纖維

        纖維素是棉,麻和纖維植物制成紡織品的主要成分。它可以變成人造絲(Rayon),一種重要的纖維已被用于20世紀初以來的紡織品。

        參考

        1. Nishiyama, Yoshiharu; Langan, Paul; Chanzy, Henri. Crystal Structure and Hydrogen-Bonding System in Cellulose Iβ from Synchrotron X-ray and Neutron Fiber Diffraction. J. Am. Chem. Soc. 2002, 124 (31): 9074–82. doi:10.1021/ja0257319. PMID 12149011. 
        2. Klemm, Dieter; Heublein, Brigitte; Fink, Hans-Peter; Bohn, Andreas. Cellulose: Fascinating Biopolymer and Sustainable Raw Material. ChemInform. 6 September 2005, 36 (36). doi:10.1002/chin.200536238. 

        參考來源

        關于“纖維素”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亚洲七月丁香婷婷婷综合 |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免费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