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除濕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除濕湯

        【處方】 半夏麹(炒.一錢半) 厚樸(姜制.一錢半) 蒼術(米泔浸.二錢) 藿香(一錢) 陳皮(去白.一錢半) 白茯苓(去皮.二錢) 白術(二錢) 甘草(一錢)

        【功效與作用】 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澀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七片,紅棗一枚,煎至一鐘,食前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除濕湯

        【處方】 茯苓 干葛各120克 甘草(炙)白術各6克

        【制法】 上藥銼散

        【功效與作用】 健脾除濕。主濕郁經絡血溢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服。

        頭痛,加川芎6克。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

        世醫得效方》卷四:除濕湯

        【處方】 半夏(湯洗)厚樸(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葉15克(去土)陳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蒼術(米泔浸)30克(切,炒赤)

        【制法】 上藥銼散。

        【功效與作用】 燥濕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紅棗1枚,煎至160毫升,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世醫得效方》卷四

        丹臺玉案》卷三:除濕湯

        【處方】 茯苓 澤瀉 茵陳 豬苓各2.4克 黃芩 黃連 知母 天花粉 白術各1.8克 防己 陳皮 青皮 蒼術各0.9克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主黃疸內熱嘔吐而渴,欲飲冷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 《丹臺玉案》卷三

        明醫指掌》卷四:除濕湯

        【處方】 厚樸(姜汁拌,炒)1錢,蒼術(米泔浸,炒)1錢,半夏1錢,藿香葉3分,陳皮5分,茯苓5分,白術5分。

        【功效與作用】 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凍膠,脈遲弱,形體虛怯,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水煎,溫服

        【摘錄】 《明醫指掌》卷四

        回春》卷五:除濕湯

        【處方】 人言2兩。

        【制法】 水煮滾熱,再用氈片剪如底樣5-6片,入內同煮,令汁干為度,取出氈片,曬干或焙干。

        【功效與作用】 風濕凝住,腳氣疼痛。

        【用法用量】 裹腳板上,出汗,如氈濕透,再換1片,出令汗盡即已。

        【摘錄】 《回春》卷五

        眼科纂要》卷上:除濕湯

        【處方】 連翹滑石、車前、枳殼、黃芩、川連木通、粉甘草、陳皮、白茯苓、荊芥防風

        【功效與作用】 風弦赤爛外障脾胃濕熱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眼科纂要》卷上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九:除濕湯

        【處方】 半夏、蒼術、厚樸、藿香、陳皮、甘草、白術、茯苓、木瓜檳榔白芷、生姜、大棗。

        【功效與作用】 腿、股、膝、臏、脛、足病之因于濕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九

        《一盤珠》卷一:除濕湯

        【處方】 蒼術、白術、白苓、甘草、干姜橘紅丁香等分

        【功效與作用】 中濕

        【用法用量】 生姜為引,水煎服。

        【摘錄】 《一盤珠》卷一

        《玉案》卷三:除濕湯

        【處方】 茯苓8分,澤瀉8分,茵陳8分,豬苓8分,黃芩6分,黃連6分,知母6分,天花粉6分,白術6分,防己3分,陳皮3分,青皮3分,蒼術3分。

        【功效與作用】 黃疸內熱,嘔吐而渴,欲飲冷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摘錄】 《玉案》卷三

        女科萬金方》:除濕湯

        【處方】 檳榔、甘遂威靈仙赤芍藥葶藶、半夏、厚樸、蒼術、藿香、陳皮、白茯苓、白術。

        【功效與作用】 諸濕,腰膝腫疼,項頸浮腫,筋骨緊急,精液凝滯。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服。

        【摘錄】 《女科萬金方》

        《百》卷三:除濕湯

        【處方】 白術1兩,白茯苓1兩,蒼術(米泔浸)1兩,藿香葉(去土)1兩,甘草1兩,橘紅1兩,厚樸1兩,半夏1兩,附子6錢(炮),生姜2兩。

        【制法】 厚樸、半夏、生姜一處搗作餅子,焙干,同眾藥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一切中濕,自汗,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風濕,風溫表實里虛表虛里實腠理開疏,氣道壅塞,虛汗盜汗目黃身腫,胸膈溢滿,腰疼體痛,嘔吐涎沫。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中濕,傷濕,瘧。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2大盞,加生姜10片,煎至1盞,不拘時候。

        【摘錄】 《百》卷三

        普濟方》卷一一八:除濕湯

        【處方】 平胃散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術各等分(一方去白術,用赤茯苓)。

        【功效與作用】 寒濕所傷或脾虛停濕,身體重著,腰腳酸痛,面足浮腫,腹脹痞滿大便,小便澀,及濕瘧泄痢。大病后,及瘧痢瘡疥后,脾土虛弱,一身之間,惟面與雙足浮腫,早起則面甚,晚來則足甚。濕熱痞滿不食泄瀉溺澀,脈緩者。坐臥卑濕,或冒雨露,或著濕衣而傷濕、發熱惡寒身重自汗,骨節疼痛,腰腳痹冷。傷食兼濕。

        【用法用量】 用水2盞,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濕滯傷脾不能健運,而濕流關節氣閉不行,故腰腳腫重,泄瀉溺澀焉,蒼術燥濕強脾,厚樸散消腫,陳皮理氣和中,藿香溫中快胃,白術燥脾濕以健中,半夏理脾濕以醒胃,茯苓滲脾濕,甘草緩中州,生姜以溫散寒濕也,使濕散脾強,則腫退瀉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濕健中之劑,為濕滯傷脾腫瀉之專方。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一八

        《醫統》卷八十八:除濕湯

        【處方】 人參、白術、蒼術、茯苓、半夏、厚樸(姜炒)、陳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助脾去濕。主小兒寒濕所傷,手足軟弱,不能抬舉疼痛,吐瀉。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時候。

        【摘錄】 《醫統》卷八十八

        片玉痘疹》卷十:除濕湯

        【處方】 羌活、蒼術、防風、木通、豬苓、澤瀉、白術、赤芍官桂

        【功效與作用】 內滲其濕,外燥其表,令好收靨.主痘瘡,如初飲冷水,浸濕脾胃以致收靨不齊者。痘當收斂之時,有因濕盛而不得收斂者,其現證輕則有孔漏漿,重則遍體潰爛,肚腹脹、小便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片玉痘疹》卷十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除濕湯

        【處方】 茯苓1錢,桔梗8分,枳殼(麩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制法】 上銼。

        【功效與作用】 諸咳嗽

        【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水煎服。

        傷風致咳,鼻流清涕,加防風、羌活、薄荷、荊芥、蘇葉各1錢;肺受火邪、痰壅口干,加黃芩1錢、黃連7分;肺受濕痰,身重,加蒼術、防己、山梔(炒)各5分;寒喘痰嗽,加麻黃7分;惡寒多汗,加桂枝、防風;風寒,加南星竹瀝半盞,姜汁少許;痰氣咳嗽,加蘇子貝母各1錢;日咳者,火浮于肺,加5味子7粒,知母(炒)1錢,五倍子7分;久嗽氣虛血少,加參、耆、歸身、款冬花紫菀;午后陽虛咳嗽,加知母、川柏(俱蜜水蒸)4分,當歸生地、竹瀝、姜汁、天門冬、貝母各等分;嗽若有血,加清血涼血之劑。

        【摘錄】 《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于“除濕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 | 中一区二区三区性爱视频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 | 免费国产免费色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