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遺傳漂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7ni.jpg

                由于某種隨機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頻率在群體(尤其是在小群體)中出現世代傳遞的波動現象稱為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也稱為隨機遺傳漂變(random genetics drift)。

        由于中性突變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沒有影響。自然選擇對他們不起作用,它們在種群眾的保存,擴散,消失完全隨機,這種現象即為隨機漂變  

        原因

        這種波動變化導致某些等位基因的消失,另一些等位基因的固定,從而改變了群體的遺傳結構。在大群體中,不同基因型個體所生子女數的波動,對基因頻率不會有明顯影響。小群體的人數少,并與總人群相隔離,這種社會和地理因素形成的小群體,A基因固定(A=1),而a基因人很少,a基因的人如無子女,則a基因就會較快在人群中消失,造成此小群體中基因頻率的隨機波動。這種漂變與群體大小有關,群體越小,漂變速度越快,甚至1-2代就造成某個基因的固定和另一基因的消失而改變其遺傳結構,而大群體漂變則慢,可隨機達到遺傳平衡。  

        現實中的例子

        例如:在一個種群中,某種基因的頻率為1%,如果這個種群有100萬個個體,含這種基因的個體就有成千上萬個。如果這個種群只有50個個體,那么就只有1個個體具有這種基因。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由于這個個體的偶然死亡或沒有交配,而使這種基因在種群中消失。這種現象就是遺傳漂變。

        一些異常基因頻率在小隔離群體中特別高,可能是由于該群體中中少數始祖所具有的基因,由于遺傳漂變而逐漸達到較高水平,這種現象稱為建立者效應(founder effect)。例如,太平洋的東卡羅林島中有5%的人患先天性色盲。據調查,在18世紀末,因臺風侵襲,島上只剩30人,由他們繁殖成今天1600余人的小群體,這5%的色盲,可能只是最初30人建立者的某一個人是攜帶者,其基因頻率q=1/60=0.016,經若干世代的隔離繁殖,q很快上升至0.22,這就是建立者效應。

        參看

        關于“遺傳漂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这里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日韩视频在线 | 亚洲成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