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轉錄后修飾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轉錄后修飾真核細胞中,將初級轉錄RNA轉化為成熟RNA的加工過程。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mRNA前體轉化為成熟的mRNA,其中包括剪接,并發生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之前。這一加工過程對于真核生物基因組的正確翻譯至關重要,這是因為真核生物的初級轉錄RNA中包含既包括用于編碼蛋白質外顯子又包含非編碼的內含子

        目錄

        mRNA加工

        mRNA前體分子需要通過三個修飾加工才能轉化為成熟的mRNA。這三個修飾包括5'端加帽、3'端多聚腺苷酸化RNA剪接,發生在細胞核中mRNA翻譯之前。[1]

        5'端加工

        加帽

        主條目:5'端帽

        mRNA前體的加工包括了在其5'端加上7-甲基鳥苷m7G),稱之為“帽”。為了進行加帽,5'端的磷酸基團需要被去除,這是在磷酸酶的幫助下完成的;接著鳥苷轉移酶催化產生具二磷酸的5'末端;帶二磷酸的5'末端隨后攻擊GTP分子上的α磷原子,使得鳥嘌呤殘基以5'5'三磷酸的連接方式加入5'端;然后在S-腺苷基蛋氨酸輔酶的作用下,將鳥嘌呤環上的N-7位置甲基化。這種類型的“帽”(只含m7G)被稱為“帽0結構”(cap 0 structure);而如果下游鄰位核苷酸上的核糖也被甲基化,則為“帽1”,再下游的則為“帽2”……以此類推。其中,甲基基團是被加入到核糖的2'羥基上。這樣的加帽加工保護了初級轉錄RNA免于被能夠特異性切割3'5'磷酸二酯鍵核糖核酸酶攻擊降解。[2]

        3'端加工

        主條目:多聚腺苷酸化

        剪切和多聚腺苷酸化

        對于mRNA前體的3'端的加工包括了對3'端的切割以及隨后加上的約200個腺嘌呤殘基以形成多聚腺苷酸尾。當mRNA前體分子的3'端附近存在有多聚腺苷酸化信號序列(5'- AAUAAA-3',其后通常還跟著5'-CA-3'序列),切割和腺苷酸化反應就會發生。另一個信號序列:GU富含序列,其通常位于mRNA前體分子的下游遠端。在信號序列被合成后,兩個多亞基蛋白質復合物,“剪切和多聚腺苷酸化特異性因子”(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specificity factor)和“剪切刺激因子”(cleavage stimulation factor),從RNA聚合酶II上轉移到RNA分子上并與信號序列結合。隨后,在加入更多的剪切因子和多聚腺苷酸聚合酶(PAP)后,形成一個更大的蛋白質復合物。這一復合物在RNA上對多聚腺苷酸化信號序列和GU富含序列之間的(5'-CA-3')特征位點進行切割。然后,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利用ATP為原料,從切割后生成的新的3'端加入約200個腺嘌呤基團。多聚腺苷酸尾巴被合成后,多個多聚腺苷酸結合蛋白就可以結合上來,保護3'端,避免被核糖核酸酶降解。[2]

        Conserved Polyadenylation Sequence zh.svg

        剪接

        主條目:剪接 (遺傳學)

        RNA剪接是將RNA上屬于非編碼區的內含子從RNA前體上除去并將剩余的外顯子拼接在一起的加工過程。雖然大多數的RNA剪接發生在RNA前體完全合成并加帽后,許多外顯子的剪接可以在轉錄過程中發生。[3] 剪接反應是由一個被稱為剪接體(由一些識別位于mRNA前體序列中的剪接位點的蛋白質和小核RNA分子聚合而成)的蛋白質復合物來進行催化的。許多mRNA前體,包括編碼抗體的mRNA,都能夠以多種方式被剪接,以產生各種編碼不同蛋白質序列的成熟mRNA;這樣一種剪接加工被稱為選擇性剪接,其目的是從有限的DNA序列中生成大量不同的蛋白質。

        參見

        注釋

        1. Berg,Tymoczko & Stryer(2007),第841頁
        2. 2.0 2.1 Hames & Hooper 2006,第221頁
        3. Lodish HF, Berk A, Kaiser C, Krieger M, Scott MP, Bretscher A, Ploegh H, Matsudaira PT. Chapter 8: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Control.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2007. ISBN 0-7167-7601-4. 

        參考資料

        1. Berg, Jeremy M.; Tymoczko; Stryer, Biochemistry. 6, New York: WH Freeman & Co.. 2007, ISBN 0-7167-6766-X 
        2. Hames, David; Hooper, Instant Notes Biochemistry. 3, Leeds: Taylor and Francis. 2006, ISBN 0-415-36778-6 


        參考來源

        關于“轉錄后修飾”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