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玉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玉竹
        Yù Zhú
        玉竹
        別名 萎蕤、玉參、尾參、鈴當菜、小筆管菜、甜草根、靠山竹、熒、委萎、女萎、萎莎、葳蕤、王馬、節地、蟲蟬、烏萎、青粘、黃芝、地節、馬熏、女草、娃草、麗草、葳參、玉術、萎香、山玉竹、十樣錯、竹七根、竹節黃、黃腳雞、百解藥、山鈴子草、鈴鐺菜、燈籠菜、山包米、山姜、黃蔓菁、蘆莉花、連竹、西竹、萎yi、筆管子
        功效作用 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
        英文名 Fragrant Solomonseal Rhizome, Rhizome of Fragrant Solomonseal
        始載于 吳普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肺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玉竹基本信息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百合目 Liliales

        科:百合科 Liliaceae

        屬:黃精屬  

        玉竹習性

        原產我國西南地區,但野生分布很廣。耐寒,亦耐陰,喜潮濕環境,適宜生長于含腐殖質豐富的疏松土壤。切忌積水。  

        玉竹規格等級

        一、主產區湖南將玉竹劃分為3等級:

        一等:條長10cm以上,粗壯,色黃白,每l00g 不超過60支。

        二等:條長7cm以上,粗壯,色黃白,每l000g不超過100支。

        三等:條長3.5cm以上,每1000g不超過200支。

        二、廣東則將商品玉竹劃分為

        (一)玉竹面:

        一等:扁圓柱形,表面金黃色,斷面黃白色,半透明,質柔軟,富糖質.條子均勻,中部圍徑2.3cm以上。

        二等:中部圍徑lcm以上,余同一等。

        (二)玉竹頭:統貨,扁圓柱形。表面淡黃色,斷面黃白色,半透明,質柔軟,中間圍徑3cm以上。

        野生玉竹商品:統貨。細長多節,淡黃色,半透明,質軟柔細,去凈毛須。  

        玉竹繁殖

        常用分株和播種繁殖。分株繁殖,以秋季10-11月或早春3月進行,將根莖挖出,剪取長10厘米段,每段至少留2個節。每2-3年分株繁殖1次。播種繁殖,秋播或種子沙藏翌年春播,播后20-25天發芽,實生苗需培育3-4年后開花。  

        玉竹栽培

        栽植宜選擇土壤深厚、疏松、肥沃處。秋季適時栽植,有利于根茅臺發育。4月花前追施1次肥。生長期注意除草、培土和排水。冬季,地下根莖可留地越冬。

        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和銹病,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噴灑2-3次,地下根莖有蠐螬危害,可用90%敵百蟲1200倍液澆注根莖部防治。  

        玉竹應用

        玉竹莖葉挺拔,5-6月開花,花白色,鐘形下垂,清雅可愛。宜用于花境或林緣作觀賞地被植物,也可盆栽觀賞。  

        玉竹藥用

        中草藥

        百合科 黃精屬 多年生草生植物。《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之藥。李時珍說:"其葉光瑩像竹,其根長而多節,故有玉竹,地節諸名"。

        性味】 甘、平,無毒。

        【成分】 含生物鹼,強心甙 (為鈴蘭甙 、鈴蘭苦甙等),粘液質,經水解后產生果糖葡萄糖及阿拉優質產品膠糖。此外還含有白屈菜酸,菠酸,維生素A類物質,并有顯著的生物鹼反應。

        【藥理】玉竹的鈴蘭甙有強心作用,小劑量可使心搏增速和加強,大劑量則相反。玉竹煎劑對心臟血管的作用,與文獻報告中玉竹甙的作用相符合。

        【功用】主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止消渴,潤心肺。

        風濕性心臟病

        玉竹、秦艽當歸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持續服用,可改善癥狀

        白喉初愈,預防心肌炎末梢神經麻痹]

        玉竹、麥冬、百合、石斛各15克,連服一周。

        心血管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每日用玉竹12克,水煎代茶頻飲。

        肺結核,低熱不退,咳嗽]

        玉竹、地骨皮、嵂草各12克 甘草3克,水煎服。

        熱病后體虛不復,口燥咽干]

        玉竹、麥冬、沙參生地各12克,水煎服。  

        玉竹補充資料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Po1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 等多種玉竹的根莖,又名葳蕤、女萎。

        玉竹鮮品每百克含水分 克,蛋白質1.5 克,粗纖維3.6 克,尼克酸0.3 克,還含有鈴蘭甙、鈴蘭苦甙、山奈酚、槲皮素、粘液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玉竹性味甘平,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的功效。治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等。《本草拾遺》載“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日華子本草》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胃有痰濕氣滯者忌食用。

        【草藥名】: 玉竹

        【內容介紹】:

        玉竹 (《吳普本草》)

        異名】熒,委萎(《爾雅》),女萎(《本經》),萎莎(《說文》),葳蕤、王馬,節地、蟲蟬、烏萎(《吳普本草》),青粘、黃芝、地節(《三國志》),萎蕤、馬熏(《別錄》),女草、娃草、麗草(《酉陽雜俎》),葳參,玉術(《滇南本草》),萎香(《綱目》),小筆管菜(《盛京通志》),山玉竹(《鐵嶺縣志》),十樣錯、竹七根、竹節黃、黃腳雞、百解藥(《貴州民間方藥集》),山鈴子草、鈴鐺菜、燈籠菜、山包米(《東北藥植志》),山姜、黃蔓菁(《山東中藥》),蘆莉花(《黑龍江中藥》),尾參(《湖南藥物志》),連竹,西竹(《廣東中藥》),東北民間亦稱山鈴鐺。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

        【植物形態】玉竹多年生草本,高40~65厘米。地下根莖橫走,黃白色,直徑0.5~1.3厘米,密生多數細小的須根。莖單一,自一邊傾斜,光滑無毛,具棱。葉互生于莖的中部以上,無柄;葉片略帶革質,橢圓形或狹橢圓形,罕為長圓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鈍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粉白色,葉脈隆起。花腋生,花梗長1~1.4厘米,著生花1~2朵;花被筒狀,長1.4~1.8厘米,白色,先端6裂,裂片卵圓形成廣卵形,帶談綠色;雄蕊6,著生于花被簡的中央,花絲扁平,花藥狹長圓形,黃色;子房上位,具細長花柱,柱頭頭狀。漿果球形,直徑4~7毫米,成熱后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生于山野林下或石隙間,喜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并有栽培。

        下列同屬植物,亦同等入藥:

        ①熱河黃精,參見黃精條。

        ②小玉竹分布我國東北及河北、河南,山西等地。

        ③毛筒玉竹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

        葉互生;橢圓形,長7~11厘米,寬4.5~7厘米,下面稍帶粉狀;葉柄短。總花梗長2~2.5厘米,著生花2~5朵;基部有膜質小苞片4,披針狀線形;花冠淡綠色,內側6條脈有白色柔毛。

        分布吉林、遼寧等地。

        【采集】春、秋二季都可采挖,除去莖葉、須根和泥土,晾曬至外表有粘液滲出,輕撞去毛,分開大小個,繼續晾曬至微黃色,進行揉搓、晾曬,如此反復數次,至柔潤光亮、無硬心,再曬至足干:或將鮮玉竹蒸透后,邊曬邊揉,至柔軟而透明時再曬干。

        收貯于干燥通風處,防霉蛀走油。

        【藥材】干燥根莖,呈細長圓柱形殘略扁,多不分枝,長5~15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稍粗糙,有細縱皺紋,節明顯,呈稍隆起的波狀環,節間長度多數在l厘米以下,節上有多數不規則散在的細根痕,較大的根痕呈疣狀突起,有時可見圓盤狀的地上莖痕跡。干燥者質堅硬,角質樣而脆,受潮則變柔軟。折斷面帶顆粒性,黃白色。

        氣微弱,味略甜,有粘性。以條長、肉肥、黃白色,光澤柔潤者為佳。主產河南、江蘇、遼寧、湖南、浙江。此外,安徽、江西、山東、陜西、廣西、廣東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根莖含玉竹粘多糖(odoratan)及4種玉竹果聚糖(polygonatum-fructan-O-A,B,C,D),還含吖丁啶-2-羧酸(azetidin-2-carboxylic acid)等。

        【炮制】玉竹:除去雜質,洗凈泥土,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

        蒸玉竹:取洗凈的玉竹,置蒸器內加熱蒸悶2~3次,至內外均呈黑色為度,取出,曬至半干,切片,再曬至足干。

        【考證】出自1.《吳普本草》。

        2.《雷公炮炙論》:凡使(萎蕤),勿用鉤吻并黃精,其二物相似萎蕤,只是不同,有誤疾人。萎蕤節上有毛,莖斑,葉尖處有小黃點。

        3.陶弘景:《本經》有女萎無萎蕤,《別錄》無女萎有萎蕤,而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名異爾。今處處有,其根似黃精而小異,服食家亦用之。今市人別用一種物,根形狀如續斷,莖味至苦,乃言是女青根,出荊州。今療下痢方多用女萎,而此都無止泄之說,疑必非也。

        4.《唐本草》:女萎功用及苗蔓與萎蕤全別,列在中品。今《本經》朱書是女萎能效,墨字乃萎蕤之效,今以朱書為白字。

        5.《本草拾遺》:按女萎,蘇(敬)又于中品之中出之,云主霍亂泄痢腸鳴,正與陶(弘景)注上品女萎相會,如此即二萎功用同矣,更非二物,蘇乃剩出一條。蘇又云,女萎與萎蕤不同,其萎蕤一名玉竹,為其似竹,一名地節,為其有節。《魏志.樊阿傳》云,青粘一名黃芝,一名地節,此即萎蕤,極似偏精,本功外,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和漆葉為散,主五藏益精,去三蟲,潤肌膚,暖腰腳,惟有熱不可服,晉嵇紹有胸中寒疹,每酒后苦唾,服之得愈,草似竹,取根花葉陰干。

        6.《本草圖經》:萎蕤,生泰山山谷丘陵,今滁州、舒州及漢中皆有之。葉狹而長,表白里青,亦類黃精。莖干強直似竹箭,干有節。根黃多須,大如指,長一、二尺,或云可啖。三月開青花,結圓實。立春后采根陰干用之。《本經》與女萎同條,云是一物二名。又云自是二物,苗蔓與功用全別。《爾雅》謂熒、委萎。郭璞注云,藥草也,亦無女萎之別名,疑別是一物,且《本經》中品又別有女萎條。蘇恭云,即此女萎,今《本經》朱書是女萎能效,黑字是萎蕤之功。觀古方書所用,則似差別。胡洽治時氣洞下ni下,有女萎丸;治傷寒冷下,結腸丸中用女萎;治虛勞,小黃耆酒云,下痢者加女萎。詳此數方所用,乃似中品女萎,緣其性溫,主霍亂、泄痢故也。又主賊風手足枯痹,四肢拘攣,茵芋酒中用女萎;及《古今錄驗》治身體瘍瘍斑剝女萎膏,乃似朱字女萎,緣其主中風不能動搖,及去han好色故也。又治傷寒七、八日不解,續命鱉甲湯,治腳弱鱉甲湯并用萎蕤;及《延年》方主風熱,項急痛,四肢骨肉煩熱,萎蕤飲;又主虛風熱發,即頭熱萎蕤丸,乃似此黑字女萎,緣其主虛熱濕毒腰痛故也。三者主治既別,則非一物明矣。然陳藏器以為更非二物,是不然矣。此女萎性平味甘,中品女萎,味辛性溫,性味既殊,安得為一物。又云:萎蕤一名地節,極似偏精,疑即青粘,華佗所服漆葉青粘散是此也。然世無復能辨者,非敢以為信然耳。

        7.《綱目》:《本經》女萎,乃《爾雅》委、萎二字,即《別錄》萎蕤也,上古抄寫訛為女萎爾。古方治傷寒風虛用女萎者,即萎蕤也,皆承《本草》之訛而稱之,諸家不察,因中品有女萎,名字相同,遂致費辯如此。其治泄痢女萎,乃蔓草也。蘇頌注黃精,疑青粘是黃精。今考黃精、萎蕤,性味功用,大抵相近,而萎蕤之功更勝,故青粘一名黃芝,與黃精同名,一名地節,與萎蕤同名,則二物雖通用亦可。萎蕤,處處山中有之。其根橫生如黃精,差小,黃白色,性柔多須,最難燥。其葉如竹,兩兩相值,亦可采根種之,極易繁也。嫩葉及根,并可煮淘食茹。

        【性味】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吳普本草》:神農:苦;桐君、雷公、扁鵲:甘,無毒;黃帝:辛。

        ③《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性平微溫。

        ④《藥材學》:味甘,性微寒。

        【歸經】入肺、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脾。

        ②《本草通玄》:入腎。

        【功用主治】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

        ①《本經》: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顏色,潤澤。

        ②《別錄》:主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③《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

        ④《本草拾遺》: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

        ⑤《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⑥《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

        李杲:潤肝,除熱。主風淫四末。

        ⑧《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

        ⑨《綱目》: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一切虛損。

        ⑩《廣西中藥志》:養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胃有痰濕氣滯者忌服。

        ①《本草崇原》:陰病內寒,此為大忌。

        ②《本草備要》:畏咸鹵。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選方】①治發熱口干,小便澀:萎蕤五兩。煮汁飲之。

        (《外臺》) ②治秋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溫病條辨》玉竹麥門冬湯) ③治陽明溫病,下后汗出,當復其陰:沙參三錢,麥門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一錢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溫病條辨》益胃湯) ④治陰虛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干痰結:生萎蕤二至三錢,生蔥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錢至錢半,東白禳五分至一錢,淡豆豉三至四錢,蘇薄荷一錢至錢半,炙草五分,紅棗兩枚。煎服。

        (《通俗傷寒論》加減萎蕤湯) ⑤治卒小便淋澀痛:芭蕉根四兩(切),萎蕤一兩(銼)。上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錢,攪令勻。食前分為三服,服之。

        (《圣惠方》) ⑥治男婦虛癥,肢體酸軟,自汗,盜汗:葳參五錢,丹參二錢五分。不用引,水煎服。

        (《滇南本草》) ⑦治赤眼澀痛:萎蕤、赤芍藥、當歸、黃連等分。煎湯熏洗。

        (《衛生家寶方》) ⑧治眼見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兩。為粗末,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入薄荷二葉,生姜一片,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服。

        (《圣濟總錄》甘露湯) ⑨治虛咳:玉竹五錢至一兩。與豬肉同煮服。

        (《湖南藥物志》) ⑩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沖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飯前服,可治小便不暢,小便疼痛。

        ⑾玉竹、黨參、丹參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劑,治心悸,口干,氣短胸痛心絞痛

        ⑿玉竹、北沙參各15克,麥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貝5克,水煎服,每日劑,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癥。

        ⒀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各15克,烏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適量代茶飲用,可治熱病傷陰,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飲,大便干燥。

        ⒁玉竹20~50克,豬瘦肉250克,同煮湯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氣虛乏力等癥。

        ⒂玉竹、首烏、黃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貧血萎黃,氣陰兩傷,病后體弱等癥。

        【臨床應用】治療心力衰竭以玉竹為主,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等引起的Ⅱ~Ⅲ°心力衰竭5例,服藥后分別在5~10天內心衰得到控制。

        其中3例對洋地黃過敏,服用少量即出現明顯的洋地黃過量反應,改用玉竹治療后,心衰控制,從未發生不良反應

        用法:玉竹5錢,每日劑,水煎服。

        5例均停用洋地黃,僅配合應用氨茶堿雙氫克尿塞

        【說明】玉竹還有肥玉竹,明玉竹,尾參等別外。

        本品味甘,多脂,柔潤可食,長于養陰,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傷脾胃,主治肺陰虛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溫熱病后期,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癥。

        本品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

        適用于心悸、心絞痛。

        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玉竹還有降血糖作用,還有潤澤皮膚,消散皮膚慢性炎癥和治療跌傷扭傷的功效。

        【英文名】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別名】萎蕤、玉參、尾參、鈴當菜、小筆管菜、甜草根、靠山竹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至柔軟后,反復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曬干。

        【制法】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長4~18cm,直徑0.3~1.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須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

        【鑒別】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扁圓形或扁長方形,外壁稍厚,角質化。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黏液細胞,直徑80~140μm,內含草酸鈣針晶束。維管束外韌型,稀有周木型,散列。

        【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105℃ 干燥至恒重的無水葡萄糖60mg,置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無水葡萄糖0.6mg)。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0.0ml、1.0ml、1.5ml、2.0ml、2.5ml、3.0ml,分別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ml,置具塞試管中,分別加4%苯酚溶液1ml,混勻,迅速加入硫酸7.0ml,搖勻,于40℃水浴中保溫30分鐘,取出,置冰水浴中5 分鐘,取出,以第一份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B),在490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測定法 取本品粗粉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圓底燒瓶中,加水100ml,加熱回流1 小時,用脫脂棉濾過,如上重復提取1 次,兩次濾液合并,濃縮,移至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加乙醇10ml,攪拌,離心,取沉淀加水溶解,置50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精密量取2ml,照標準曲線的制備項下的方法,自“加4%苯酚溶液1ml ”起,依法測定吸收度,從標準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玉竹多糖含量(μg),計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玉竹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 計,不得少于6.0%。

        【性味歸經】甘,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 6 ~12g 。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玉竹

        (一)概述

        別名尾參、玉參、萎蕤、鈴鐺菜。

        為百合科玉竹[Polygatum odoratum (Mill)Druce.],以根入藥。性平、味甘。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醫學上用作滋補藥品,主治熱病傷陰、虛熱燥咳、心臟病、糖尿病結核病等癥,并可作高級滋補食品、佳肴和飲料。

        栽培玉竹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是農民生產致富的一條好門路。玉竹產量很高,2年生玉竹一公頃最高可產75000千克,一般可產45000千克;3年生玉竹一公頃最高可產12O000千克,一般可產75000千克。

        (二)植物特性

        為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竹鞭狀肉質根狀莖。根據報狀莖的形態主要分為兩種:小玉竹和大玉竹。小玉竹俗稱竹根尾,地下莖瘦小,給節小,節間長,分布較廣,品質較差,食用價值低。大玉竹俗稱豬屎尾,地下莖粗壯,結節較大,節間較長,分枝較多,品質好,食用價值高。根狀莖含生物堿,強心甙(為鈴蘭甙,鈴蘭苦甙),糖類(為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黏液、煙酸和維生素等。

        (三)生長特性

        性喜陰濕、涼爽氣候,適宜于在微酸性黃沙土壤中生長。

        (四)栽培技術

        1.選種

        玉竹通常用根狀莖繁殖,繁殖速度很快。根狀望每年長一節,可用來判斷生長年限。每個節可生長2~3個分枝,2年可生長6~9個分枝。要選當年生、芽端整齊、略向內凹的粗壯分枝。瘦弱細小和芽端尖銳向外突出的分枝及老的分枝不能發芽,不宜留種,否則營養不足,生活力不強,影響后代,品質差,產量低。也不宜用主莖留種,因主莖又大又長,成本太高,同時去掉主莖就會嚴重影響產品質量,不易銷售。

        另外,不要用竹根尾作栽培種,要用豬屎尾作栽培種。

        2.播種

        玉竹喜陰濕涼爽氣候,適宜于在微酸性黃砂土壤中生長,色澤好,沙土疏松,產量高,采挖下不易折斷。玉竹地下莖因向四周生長,不易中耕松土,所以不宜在黏土中栽培。黑土產品色澤不好,影響質量。

        玉竹一般在8月份栽培,不能連作,也不宜在辣椒茬后種,否則根系生長很差,產量很低,質量很差,甚至死苗。一般玉竹2~3年收獲最好,所以要間隔3年種植。

        3.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比較簡單。玉竹抗病蟲害能力很強,病蟲害極少,不需藥物防治和中耕松土,只需在次年除1~2次雜草即可,此后雜草一般都競爭不過玉竹而被自然淘汰。

        4.病蟲害防治

        玉竹常發生玉竹銹病,但危害不重。

        春末夏初,病菌在低溫或中等溫度而濕度較高時主要危害葉片,葉面有圓形或不規則形褐黃色斑,直徑1~10毫米,背面集生黃色杯狀小顆粒(病菌銹孢子器)。

        防治方法:①可噴灑0.1~0.2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0%粉銹寧2000倍液防治。②選用無病種條件作種或發現病株進行清除(少量病株)。

        (五)采收加工

        (1)收獲

        玉竹林植1年后即可收獲,但產量低,大小還不到規格。2~3年生的玉竹收獲最好,產量高,質量好。4年生的產量更高,但質量下降,纖維素增多,有效成分下降。

        收獲季節一般在8月上旬。收獲時先用鐮刀把地上莖割去,然后用鋤頭(最好是兩齒鋤)從前往后退著挖,這樣可以便地下莖減少損傷。挖出后要及時留下種根莖,再去掉泥土和剩下的地上莖。如果土壤干燥板結則要用竹簽子等工具把土去掉、分枝可以不連在一起,但要盡可能使每根玉竹條保持最大長度和降低彎曲度。

        (2)加工

        ①曬毛坯

        將收獲的玉分放在干凈的水泥地上曬,曬的時間長短風光照強度、玉竹堆放厚度、照射時間而定,一般曬2~4天,曬到較柔軟開始出現皺紋即可。曬的時間過長就會使玉竹條有皺紋不飽滿,影響質量。但曬不軌就揉不出糖汁。如遇雨要移到通風干燥處,嚴防潮濕,防止受傷部位發霉變質。

        ②去須根

        玉竹須根很多,曬干后容易折斷去掉。如玉竹量少,可采用纖維袋裝起來,用手揉,用腳踩去掉須根,或用竹籃子、竹籮筐來回搖動去掉須根,玉竹數量大去掉須根要用機械。有時一次去不干凈,則要去第二次,直到去完為止。

        ③揉糖汁

        用揉糖機把玉竹揉軟,要揉出糖汁,揉到透明黏手為宜。如果沒有揉好,則玉竹條曬干后有皺紋,不飽滿,玉竹片色澤不白,影響質量。如果揉得過度,則糖汁流失太多,玉竹條易粘灰,色澤較厚,難曬干,也影響質量。揉的時間長短根據毛坯曬的程度、揉的方法以及操的溫度而異。

        ④曬條子

        揉出糖汁后要及時攤開曬干,不能耽擱時間,不能堆在一起,不能沾水淋雨。稍不注意,兩夜之間就會長滿白霉、黑霉,使產品報廢。若天氣不好,就不要急于揉糖汁。一定要等天氣好再揉。若揉后遇雨則要迅速放到通風干燥處用鼓風機或電風扇吹。若遇連陰雨天氣就要放烤房中烘烤。

        曬玉竹條的場地必須清潔平整。玉竹條一定要曬透曬干。否則裝袋入庫容易發霉變質。

        玉竹條一般為統裝,有些分為兩個等級,好的要求粗壯飽滿無皺紋、色澤棕黃(或棕褐)、新鮮透亮,長度在10厘米,直徑在1厘米以上,其余的為等外級。一般加工成玉竹條即可出售。

        ⑤刨片子

        玉竹片只能縱刨,不能橫刨、斜刨。要刨得很薄,厚度要求0.1厘米以下。

        少量玉竹可用手工刨,需要一種特制刨子。數量大的玉竹用刨片機刨片子。

        刨出的玉竹片也要及時曬干,否則也很容易發霉變質或色澤不白。一般開刨的當天就可以曬干。如果天氣不好就不要開刨。

        ⑥選片、包裝

        玉竹片曬干后進行選片,分級包裝。現在一般分兩級,好的叫選片,要求色澤白,無邊皮,長度一般在7厘米以上;差的叫統片,是那些邊皮和很短很窄的心皮。也有些分級,再在選片中選出一些最好的,長15厘米,寬10厘米以上,叫擺片,在包裝時要一片一片地擺放整齊。包裝數量根據包裝袋大小而定,但不易過大。

        產品質量:成品以足干,去凈外皮,成正方形塊,厚薄均勻,白色者為優質。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甾體皂苷鈴蘭苦苷鈴蘭苷等)、黃酮及其糖苷(槲皮素苷等)、微量元系、氨基酸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尚含粘液質,白屈菜酸、維生素A樣物質。

        2.藥理作用:本品具有促進實驗動物抗體生成,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百分數和吞噬指數,促進干擾素合成,抑制結核桿菌生長,降血糖,降血脂,緩解動脈粥樣斑塊形成,使外周血管和冠脈擴張,延長耐缺氧時間,強心,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還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以玉竹25g,水煎服,治療風心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5例,均在用藥5~10日內心衰得到控制(科技醫訊,1978,11:26);以玉竹、黨參等量,共制為丸劑,治療高脂血癥,有一定療效(遼寧中醫雜志1980,1:6)。本品還有用于高血壓病萎縮性胃炎黃褐斑疾病的報道。  

        玉竹食療價值

        百合科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產于河北、江蘇等地。秋季采挖,曬至柔軟,經搓揉、晾曬至無硬心,或蒸后搓揉至半透明。干燥切段或厚片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參考]含鈴蘭苦甙、鈴蘭甙、槲皮醇甙和維生素A樣物質、粘液質。

        有強心、升壓,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用途]用于陰虛肺燥,干咳痰少熱傷津液,煩熱口渴,或消渴。

        [用法]一日~15g,或用至30g。煎湯,煎膏滋,泡茶,入粥和菜肴。

        [附方]

        益胃湯:北沙參、玉竹各10g,麥冬、生地各15g,冰糖適量。煎湯飲。

        源于《溫病條辨》。方中各藥合用,共奏養陰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熱病傷陰,口渴咽干,舌干少苔。

        參看

        關于“玉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玉竹條目的留言

        --183.206.107.73 2015年9月29日 (二) 17:17 (CST)

        留言:請問為什么要揉搓?光切片曬干不行嗎/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 亚洲精品A人在线观看 | 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片 |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