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含羞草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含羞草
        Hán Xiū Cǎo
        別名 感應(yīng)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怕羞草、望江南、懼內(nèi)草
        功效作用 清熱安神,消積,解毒。治腸炎胃炎失眠小兒疳積,目熱腫痛,深部膿腫帶狀皰疹
        英文名 Sensitiveplat Herb, Herb of Sensitiveplant,Sensitiveplant,Touch-me-not,Action Plant,Shame Plant
        始載于 嶺南采藥錄
        毒性 有毒
        歸經(jīng) 胃經(jīng)心經(jīng)肝經(jīng)大腸經(jīng)
        藥性
        藥味

        全國中草藥匯編》:含羞草

        【拼音名】 Hán Xiū Cǎo

        【別名】 感應(yīng)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來源】 豆科含羞草屬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夏秋采,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 甘、澀,涼。有小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用于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jié)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系結(jié)石瘧疾神經(jīng)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5~8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 孕婦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內(nèi)服不宜過量。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含羞草

        【出處】 《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 Hán Xiū Cǎo

        【別名】 知羞草(《南越筆記》),怕羞草(《生草藥性備要》),喝呼草(《廣西通志》),怕丑草(《廣州植物志》),望江南(《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為豆科植物含羞草全草。夏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 直立或羹生或攀援半灌木,高可達1米,有散生利刺及無數(shù)倒生刺毛。羽片通常4枚,掌狀排列;小葉多數(shù),觸之即閉合而下垂,矩圓形,長8~13毫米,先端短尖,有散生刺毛,無柄。頭狀花序具長柄,單生或2~3個生于葉腋,直徑約1厘米;花淡紅色,極多;萼鐘形,短齒裂;花冠下部合生,上部4裂,三角形,雄蕊4,花絲長,伸出;子房有短柄,花柱絲狀,柱頭頂生。莢果扁平,稍外彎,多數(shù),長1~2厘米,頂端有喙,有3~5節(jié),每節(jié)有1種子,成熟時節(jié)脫落,只剩下具有刺毛的莢緣:種子闊卵形。花期8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潮濕地,或栽培。分布華東、華南、西南。

        化學(xué)成份】 全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另含含羞草堿、含羞草堿o-β-D-葡萄糖甙。葉含類似肌凝蛋白的收縮性蛋白質(zhì)。種子含油約17%,性質(zhì)類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組成為:亞麻酸0.4%、亞濁酸51%、油酸31%、棕櫚酸8.7%和硬脂酸8.9%,另含不皂化物質(zhì)2.5%,主要為甾醇

        【藥理作用】 含含羞草堿之植物,馬、驢等動物食之可致脫毛。含羞草堿可看作一種毒性氨基酸,結(jié)構(gòu)與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統(tǒng),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質(zhì)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飼料中含0.5~1.0%的含羞草堿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長停滯、脫發(fā)白內(nèi)障。人食入含有此堿之植物,可致頭發(fā)突然脫落。它能輕度抑制堿性磷酸酶,對含金屬的酶系統(tǒng)抑制不顯著。其低鐵復(fù)合物毒性遠較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堿對大鼠生長的抑制作用。

        【性味】 甘,寒,有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甘,性寒。"

        ②《南寧市藥物志》:"甘,寒,有小毒。"

        ③《實用中草藥》:"性微寒,味微苦。"

        【功效與作用】 清熱,安神,消積,解毒。治腸炎,胃炎,失眠小兒疳積,目熱腫痛,深部膿腫帶狀皰疹

        ①《生草藥性備要》:"止痛消腫。"

        ②《本草求原》:"敷瘡,"

        ③《嶺南采藥錄》:"治眼熱作痛。"

        ④《南寧市藥物志》:"清肝火,治小兒疳積肝火上亢,外治瘡瘍作痛。"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安神鎮(zhèn)靜。"

        ⑥《實用中草藥》:"清熱利濕。治深部膿腫,腸炎,胃炎,疝氣,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燉肉。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神經(jīng)衰弱,失眠:含羞草一至二兩(干品)。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帶狀皰疹:含羞草鮮葉搗爛外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含羞草

        【出處】 出自《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 Hán Xiū Cǎo

        【英文名】 Sensitiveplat Herb, Herb of Sensitiveplant,Sensitiveplant,Touch-me-not,Action Plant,Shame Plant

        【別名】 知羞草、怕羞草、喝呼草、怕丑草、望江南、懼內(nèi)草、感應(yīng)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mosa pudica L.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全草,除去泥沙,洗凈,鮮用,或扎成把,曬干。

        【原形態(tài)】 含羞草 披散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1m。有散生、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葉對生,羽片通常4,指狀排列于總?cè)~柄之頂端;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長5-10mm,有剛毛。小葉10-20對,觸之即閉合而下垂;小葉片線狀長圓形,長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有疏生剛毛。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于葉腋,直徑約1cm;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莢果扁平彎曲,長約14mm,先端有喙,有3-4節(jié),每節(jié)有1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jié)脫落。種子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曠野、山溪邊、草叢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而向陽的環(huán)境。丘陵和平壩的一般土壤都可生長。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四川地區(qū)在3-4月播種。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深約7cm,作到穴大、底平、土松。播時先施人畜糞水,然后把種子勻撒穴里,每穴10-15粒,上蓋草木灰約1cm厚。

        田間管理 播后天旱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約7cm時勻苗、補苗,每穴留苗4-5株,并除草、追肥1次。在5-6月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肥料一般都用畜糞水。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蛤蝓,可在早晨撤鮮石灰粉防治。

        【化學(xué)成份】 葉含收縮性蛋白質(zhì)(contractile protein),三磷腺昔(ATP,adenosine triphosphae)和三磷腺苷酶(ATPase,adenosine triphosphatase),亦含含羞草堿(mimosine),含羞草甙(mimoside),D-松醇(D-pinitol)和化合物,其中一種為亞硒酸鹽(selenite)。全草含含羞草堿(mimosine),含羞草甙,D-松醇(D-pinitol),硒化合物,其中一種為亞硒酸鹽,蛋白質(zhì),鞣質(zhì),2〃-O鼠李糖葒草素(2”-O-rhamnosylorientin)和2”-O-鼠李糖基異葒草素(2”-Orhamnosy -lisoorientin)。種子含油約17%,性質(zhì)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組成為:亞麻酸(linolenic acid)0.4%,亞油酸(linoleic acid)51%,油酸(oleic acid)31%,棕櫚酸(palmiticacid)8.7%,硬脂酸(stearic acid)8.9%,另含谷甾醇(sitosterol)。亦含山酸(behenic acid)5.7%,粘液質(zhì)(mucilage),硒化合物,其中一種為亞硒酸鹽。

        【藥理作用】 含含羞草堿之植物,馬、驢等動物食之可致脫毛。含羞草堿可看作一種毒性氮基酸,結(jié)構(gòu)與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統(tǒng),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質(zhì)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飼料中含0.5-1.O%的含羞草堿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長停滯、脫發(fā)、白內(nèi)障。人食入含有此堿之植物,可致頭發(fā)突然脫落銀合歡(Leucaena glauca)的種子中即含此堿,早年稱為Leuce-nol〕。它能輕度抑制堿性磷酸酶,對含金屬的酶系統(tǒng)抑制不顯著。其低鐵復(fù)合物毒性遠較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堿對大鼠生長的抑制作用。

        【性味】 苦;澀;微苦;微寒;小毒

        歸經(jīng)】 心;肝;胃;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涼血解毒;清熱利濕;鎮(zhèn)靜安神。主感冒;小兒高熱;支氣管炎;肝炎;腸炎;結(jié)膜炎;泌尿系結(jié)石;水腫;勞傷咳血鼻衄血尿;神經(jīng)衰弱;失眠;瘡瘍腫毒;帶狀皰疹;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止痛消腫。

        2.《本草求原》:敷瘡。

        3.《嶺南采藥錄》:治眼熱作痛。

        4.《南寧市藥物志》:清肝火,治小兒疳積,肝火上亢,外治瘡瘍作痛。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安神鎮(zhèn)靜。

        6.《實用中草藥》:清熱利濕。治深部膿腫,腸炎,胃炎,疝氣,小兒疳積。

        【摘錄】 《中華本草》

        關(guān)于“含羞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含羞草條目的留言-我中毒了,請救救我

        --114.46.78.170 2016年11月9日 (三) 03:45 (CST)

        留言: 中了綠骨含羞草的毒,引起全身性的蛋白質(zhì)變異,現(xiàn)在全身突然長出一大堆很嚴重的皮膚病,水腫和不定時莫名的腫、痛,暈,有看過西醫(yī)的皮膚科已有二個月無明顯進步,不知有那位大大能幫助我脫離苦海,在下感激不盡。謝謝……。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