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Qiān
        鉛
        別名 黑鉛、青金、烏錫、鉛精、水錫、素金、黑金、水中金、青鉛、黑錫、金公、烏鉛
        功效作用 鎮(zhèn)逆,墜痰,殺蟲,解毒。治痰氣塑逆,上盛下虛氣短喘急噎膈反胃癭瘤瘰疬,疔毒,惡瘡
        英文名 Galenite
        始載于 日華子本草
        毒性 有毒
        歸經(jīng) 肝經(jīng)腎經(jīng)
        藥性
        藥味

        【元素名稱】鉛(lead)

        元素符號】Pb

        【原子序數(shù)】82

        晶體結(jié)構(gòu)】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

        【相對原子質(zhì)量】207.2

        鉛礦石

        元素類型】金屬元素

        【物理性質(zhì)】帶藍色的銀白色重金屬,熔點327.502°C,沸點1740°C,密度11.3437克/立方厘米, 比熱容 0.13 kJ/(kg.K),硬度1.5,質(zhì)地柔軟,抗張強度小。

        【原子體積】18.17立方厘米/摩爾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0.01ppm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太平洋表面 0.00001ppm

        【氧化態(tài)】Main Pb+2, Pb+4

        【晶胞參數(shù)】

        a = 495.08 pm

        b = 495.08 pm

        c = 495.08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1.5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1190m/S

        【電離能 (kJ /mol) 】

        M - M+ 715.5

        M+ - M2+ 1450.4

        M2+ - M3+ 3081.5

        M3+ - M4+ 4083

        M4+ - M5+ 6640

        M5+ - M6+ 8100

        M6+ - M7+ 9100

        M7+ - M8+ 11800

        M8+ - M9+ 13700

        M9+ - M10+ 16700

        【發(fā)現(xiàn)過程】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已被人類發(fā)現(xiàn)。

        【元素描述】第一電離能7.416電子伏特。第二電離能15.874電子伏特。熔點327.5℃,沸點1740℃。密度13.34克/厘米3。銀灰色重金屬,質(zhì)柔軟,延性弱,展性強。空氣中表面易氧化而失去光澤,變灰暗。溶于硝酸,熱硫酸、有機酸和堿液。不溶于稀酸和硫酸。具有兩性:既能形成高鉛酸的金屬鹽,又能形成酸的鉛鹽。

        鉛塊

        【元素來源】主要存在于方鉛礦(PbS)及白鉛礦(PbCO3)中,經(jīng)煅燒得硫酸鉛及氧化鉛,再還原即得金屬鉛。

        【元素用途】主要用作電纜、蓄電池、鑄字合金、巴氏合金、防X射線等的材料。

        【元素輔助資料】

        鉛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源于拉丁文,化學符號是Pb(拉丁語Plumbum),原子量207.2,原子序數(shù)為82。鉛是所有穩(wěn)定的化學元素中原子序數(shù)最高的。

        鉛為帶藍色的銀白色重金屬,它有毒性,是一種有延伸性的主族金屬。熔點327.502℃,沸點1740℃,密度11.3437g/cm^3,硬度1.5,質(zhì)地柔軟,抗張強度小。

        鉛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類已會從礦石中熔煉鉛。鉛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6%,主要礦石是方鉛礦。鉛在自然界中有4種穩(wěn)定同位素:鉛204、206、207、208,還有20多種放射性同位素

        金屬鉛在空氣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會很快氧化生成保護薄膜;在加熱下,鉛能很快與氧、硫、鹵素化合;鉛與冷鹽酸、冷硫酸幾乎不起作用,能與熱或濃鹽酸、硫酸反應(yīng);鉛與稀硝酸反應(yīng),但與濃硝酸不反應(yīng);鉛能緩慢溶于強堿性溶液。

        鉛主要用于制造鉛蓄電池;鉛合金可用于鑄鉛字,做焊錫;鉛還用來制造放射性輻射、X射線的防護設(shè)備;鉛及其化合物對人體有較大毒性,并可在人體內(nèi)積累。鉛被用作建筑材料,用在乙酸鉛電池中,用作槍彈和炮彈,焊錫、獎杯和一些合金中也含鉛。

        鉛在地殼中含量不大,自然界中存在很少量的天然鉛。但由于含鉛礦物聚集,熔點又很低(328℃),使鉛在遠古時代就被人們所利用了。

        方鉛礦(PbS)直到今天都是人們提取鉛的主要來源。遠古時代人們偶然把方鉛礦投進篝火中,它首先被燒成氧化物,然后受到碳的還原,形成了金屬鉛。

        在英國博物館里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發(fā)現(xiàn)的公元前3000年的鉛制塑像。在伊拉克烏爾城和其他一些城市發(fā)掘古跡所獲得的材料中,不僅找到屬于公元前4000年間的各種金屬物件,而且有古代波斯人所用的契型文字的黏土板文件記錄。這些記錄說明,在公元前2350年已經(jīng)從礦石中提煉出大量鐵、銅、銀和鉛。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巴比倫皇帝漢穆拉比統(tǒng)治時期,已經(jīng)有了大規(guī)模鉛的生產(chǎn)。在我國殷代墓葬中也發(fā)現(xiàn)有鉛制的酒器卣、爵、觚和戈等。

        我國在商殷至漢代青銅器中鉛的含量有增大的趨勢。青銅中鉛的增加對于液態(tài)合金流動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鑄件紋飾畢露。

        不過,古代人對鉛和錫的分別并不是十分明確。羅馬人稱鉛為黑鉛,稱錫為白鉛,以致后來它的元素符號定為Pb。

        中外古煉金家和煉丹家們對鉛和鉛的一些化合物進行了實驗,例如在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中說:“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用今天的化學方程式表示就是:

        Pb3O4 + 2C ——→ 3Pb + 2CO2↑

        還原法制Pb

        反應(yīng)為:PbO+C == Pb+CO↑

        PbO+CO == Pb+CO2

        實驗現(xiàn)象:生成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黃色粉末變成銀白色固體。

        直到16世紀以前,在用石墨制造鉛筆以前,在歐洲,從希臘,羅馬時代起,人們就是手握夾在木棍里的鉛條在紙上寫字,這正是今天“鉛筆”這一名稱的來源。到中世紀,在富產(chǎn)鉛的美國,一些房屋,特別是教堂,屋頂是用鉛版建造,因為鉛具有化學惰性,耐腐蝕。最初制造硫酸使用的鉛室法也是利用鉛的這一特性。

        鉛的元素符號Pb是來自拉丁名稱plumbum 。  

        目錄

        主要用途

        鉛主要用于制造鉛蓄電池;鉛合金可用于鑄鉛字,做焊錫;鉛還用來制造放射性輻射、X射線的防護設(shè)備;鉛及其化合物對人體有較大毒性,并可在人體內(nèi)積累。鉛被用作建筑材料,用在乙酸鉛電池中,用作槍彈和炮彈,焊錫、獎杯和一些合金中也含鉛。鉛還可以做成開花彈(又名達姆彈)。

        鉛在地殼中含量不大,自然界中存在很少量的天然鉛。但由于含鉛礦物聚集,熔點又很低(328℃),使鉛在遠古時代就被人們所利用了。方鉛礦(PbS)直到今天都是人們提取鉛的主要來源。遠古時代人們偶然把方鉛礦投進篝火中,它首先被燒成氧化物,然后受到碳的還原,形成了金屬鉛。

        鉛表面在空氣中能生成堿式碳酸鉛薄膜,防止內(nèi)部再被氧化。制造鉛磚或鉛衣以防護X-射線及其他放射線。用于制造合金。等量之鉛與錫組成的焊條可用于焊接金屬。制活字金。鉛與銻的合金熔點底,用于制造保險絲。可用于制造鉛彈。  

        鉛污染

        在所有已知毒性物質(zhì)中,書上記載最多的是鉛。古書上就有記錄認為用鉛管輸送飲用水有危險性。公眾接觸鉛有許多途徑。近年來公眾主要關(guān)心石油產(chǎn)品中含鉛問題。顏料含鉛,特別是一些老牌號的顏料含鉛較高,已經(jīng)造成許多死亡事件,因此有的國家特別制定了環(huán)境標準規(guī)定顏料中鉛的含量應(yīng)控制在600PPM之內(nèi)。

        有的國家還沒有制定出標準,但是市場出售高鉛含量顏料時貼出標簽警示用戶。食品中也發(fā)現(xiàn)鉛的殘留,或是空氣中的鉛降下污染食物,或是罐頭皮的鉛污染罐頭食品。鉛的另外一個重要來源是鉛管。幾十年以前建筑住宅時用鉛管或鉛襯里管道,夏天的天然冰箱也用鉛襯里,這些年已經(jīng)禁用,改用塑料或其它材料。

        一般飲用水中鉛含量的安全界限是100微克/升,而最高可接受水平是50微克/升。后來又進一步規(guī)定自來水中可接受的鉛最大濃度為50微克/升(0.05毫克/升)。此外,為了研究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科學家著手檢測人體血樣的鉛濃度,作為是否鉛中毒的先期指標。數(shù)據(jù)表明:如果飲用水接近50微克/升,那么該病人血樣的鉛濃度約在30微克/升以上。吃奶的嬰兒要求應(yīng)該更為嚴格,平均血鉛濃度要不超過10--15微克/升。

        水廠處理水過程中可能加入鈣和重碳酸鹽以保持水呈堿性,繼而減少水對輸水管道的腐蝕,這個過程會帶來新的風險。但是腐蝕問題很復雜,不是如此這般所能解決的,應(yīng)該總體凈化,但又價格昂貴。

        許多化學品在環(huán)境中滯留一段時間后可能降解為無害的最終化合物,但是鉛無法再降解,一旦排入環(huán)境很長時間仍然保持其可用性。由于鉛在環(huán)境中的長期持久性,又對許多生命組織有較強的潛在性毒性,所以鉛一直被列為強污染物范圍。

        急性鉛中毒目前研究的較為透徹,其癥狀為:胃疼頭痛,顫抖,神經(jīng)性煩躁,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人事不省,直至死亡。在很低的濃度下,鉛的慢性長期健康效應(yīng)表現(xiàn)為:影響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科學家發(fā)現(xiàn):城市兒童血樣即使鉛的濃度保持可接受水平,仍然明顯影響到兒童智力發(fā)育和表現(xiàn)行為異常。我們只有降低飲用水中鉛水平才能保證人們對鉛的攝取總量降低。無鉛汽油的推廣應(yīng)用為降低環(huán)境中的鉛污染立了大功,特別是降低了大氣中的顆粒物中的鉛。

        鉛與顆粒物一起被風從城市輸送到郊區(qū),從一個省輸送到另一個省,甚至到國外,影響其它地區(qū),成了世界公害。科學家在北美格陵蘭地區(qū)的冰山上逐年積冰的地區(qū)打鉆鉆取冰柱,下層的年頭久遠,頂層的年頭捱近,易不同層次測定冰的鉛含量。結(jié)果表明:1750年以前鉛含量僅為20微克/噸;1860年為50微克/噸;1950年上升為120微克/噸;1965年劇增到210微克/噸。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全球范圍的污染日趨嚴重。  

        毒理學資料及環(huán)境行為

        毒性

        急性毒性:LD5070mg/kg(大鼠經(jīng)靜脈)

        亞急性毒性:10μg/m3,大鼠接觸30至40天,紅細胞膽色素合酶(ALAD)活性減少80%~90%,血鉛濃度高達150~200 μg/100ml。出現(xiàn)明顯中毒癥狀。10μg/m3,大鼠吸入3至12個月后,從肺部洗脫下來的巨噬細胞減少了60%,多種中毒癥狀。0.01mg/m3,人職業(yè)接觸,泌尿系統(tǒng)炎癥血壓變化,死亡,婦女胎兒死亡。

        慢性毒性:長期接觸鉛及其化合物會導致心悸,易激動,血象紅細胞增多。鉛侵犯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出現(xiàn)失眠多夢記憶減退、疲乏,進而發(fā)展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腦血管缺氧而死亡。血鉛水平往往要高于2.16微摩爾/升時,才會出現(xiàn)臨床癥狀,因此許多兒童體內(nèi)血鉛水平雖然偏高,但卻沒有特別的不適,輕度智力或行為上的改變也難以被家長或醫(yī)生發(fā)現(xiàn)。這也是為什么兒童鉛中毒在國外被稱為“隱匿殺手”的原因。

        致癌:鉛的無機化合物的動物試驗表明可能引發(fā)癌癥。另據(jù)文獻記載,鉛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不同的個體敏感性很不相同,對人來說鉛是一種潛在性泌尿系統(tǒng)致癌物質(zhì)。

        致畸:沒有足夠的動物試驗?zāi)軌蛱峁┳C據(jù)表明鉛及其化合物有致畸作用。

        致突變:用含 1%的醋酸鉛飼料喂小鼠,白細胞培養(yǎng)的染色體裂隙-斷裂型畸變的數(shù)目增加,這些改變涉及單個染色體,表明DNA復制受到損傷。

        代謝和降解:環(huán)境中的無機鉛及其化合物十分穩(wěn)定,不易代謝和降解。鉛對人體的毒害是積累性的,人體吸入的鉛25%沉積在肺里,部分通過水的溶解作用進入血液。若一個人持續(xù)接觸的空氣中含鉛1μg/m3,則人體血液中的鉛的含量水平為1~2μg/100ml血。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入的鉛大約有10%被吸收。若每天從食物中攝入10μg鉛,則血中含 鉛量為6~18μg/100ml血,這些鉛的化合物小部分可以通過消化系統(tǒng)排出,其中主要通過尿(約76%)和腸道(約16%),其余通過不大為人們所知道的各種途徑,如通過出汗、脫皮和脫毛發(fā)以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排出體外。

        殘留與蓄積:鉛是一種積累性毒物,人類通過食物鏈攝取鉛,也能從被污染的空氣中攝取鉛,美國人肺中的含鉛量比非洲,近東和遠東地區(qū)都高,這是由于美國大氣中鉛污染比這些地區(qū)嚴重造成的。從人體解剖的結(jié)果證明,侵入人體的鉛70%~90%最后以磷酸鉛(PbHPO4)形式沉積并附著在骨骼組織上,現(xiàn)代美國人骨骼中的含鉛量和古代人相比高100倍。這一部分鉛的含量終生逐漸增加,而蓄積在人體軟組織,包括血液中的鉛達到一定程度(人的成年初期)后,然后幾乎不再變化,多余部分會自行排出體外(如上所述),表現(xiàn)出明顯的周轉(zhuǎn)率。魚類對鉛有很強的富集作用。

        遷移和轉(zhuǎn)化:據(jù)加拿大渥太華國立研究理事會1978年對鉛在全世界環(huán)境中遷移研究報導,全世界海水中鉛的濃度均值為0.03μg/L,淡水0.5μg/L。全世界鄉(xiāng)村大氣中鉛含量均值0.1μg/m3,城市大氣中鉛的濃度范圍1~10μg/m3。世界土壤和巖石中鉛的本底值平均為13mg/kg。鉛在世界土壤的環(huán)境轉(zhuǎn)歸情況是:每年從空氣到土壤15萬噸,從空氣轉(zhuǎn)移到海洋25萬噸,從土壤到海洋41.6萬噸。每年從海水轉(zhuǎn)移到底泥為40~60萬噸。由于水體、土壤、空氣中的鉛被生物吸收而向生物體轉(zhuǎn)移,造成全世界各種植物性食物中含鉛量均值范圍為0.1~1mg/kg(干重),食物制品中的鉛含量均值為2.5mg/kg,魚體含鉛均值范圍0.2~0.6mg/kg,部分沿海受污染地區(qū)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體內(nèi)含鉛量甚至高達3000mg/kg以上。

        鉛的工業(yè)污染來自礦山開采、冶煉、橡膠生產(chǎn)、染料、印刷、陶瓷、鉛玻璃、焊錫、電纜及鉛管等生產(chǎn)廢水和廢棄物。另外,汽車排氣中的四乙基鉛是劇毒物質(zhì)。水體受鉛污染時(Pb0.3~0.5mg/L),明顯抑制水的自凈作用,2~4mg/L時,水即呈渾濁狀。

        危險特性

        粉體在受熱、遇明火或接觸氧化劑時會引起燃燒爆炸。

        燃燒(分解)產(chǎn)物

        氧化鉛

        現(xiàn)場應(yīng)急監(jiān)測方法

        四羧醌試紙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測定方法》,杭士平主編

        速測儀法;分光光度法;陽極溶出伏安法《突發(fā)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應(yīng)急監(jiān)測與處理處置技術(shù)》萬本太主編

        實驗室監(jiān)測方法

        監(jiān)測方法 來源 類別

        原子吸收法 GB7475-87 水質(zhì)

        mcso-四(對磺基苯)卟啉光度法 WS/T126-1999 作業(yè)場所空氣

        氫化物發(fā)生-原子吸收法 WS/T127-1999 作業(yè)場所空氣

        原子吸收法 GB/T15555.2-95 固體廢物浸出液

        石墨爐原子吸收法 GB/T17141-1997 土壤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7140-1997 土壤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5264-94 空氣質(zhì)量

        原子吸收法 CJ/T101-99 城市生活垃圾

        原子吸收法 《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等譯 固體廢棄物

        環(huán)境標準

        中國(TJ36-79)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最高容許濃度 0.03mg/m3 [鉛煙];0.05mg/m3 [鉛塵

        中國(TJ36-79) 居住區(qū)大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最高允許濃度 0.0007mg/m3(日均值)

        中國(GB3092-1996) 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 季平均:1.50ug/m3

        年平均:1.00ug/m3

        中國(GB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鉛及其化合物) ①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

        0.90(表1);0.70(表2)

        ②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

        二級0.005~0.39;三級0.007~0.60(表1)

        二級0.004~0.33;三級0.006~0.51(表2)

        ③無組織排放監(jiān)控濃度限值:

        0.0060mg/m3(表2);0.0075mg/m3(表1)

        中國(GB5749-85) 生活飲用水水質(zhì)標準 0.05mg/L

        中國(GHZB1-1999) 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mg/L) Ⅰ類 0.01;Ⅱ類0.05 ;Ⅲ類0.05;Ⅳ類0.05;Ⅴ類 0.1

        中國(GB/T14848-93) 地下水質(zhì)量標準 (mg/L) Ⅰ類0.005;Ⅱ類0.01;Ⅲ類0.05;Ⅳ類 0.1;Ⅴ類>0.1

        中國(GB3097-1997) 海水水質(zhì)標準(mg/L) Ⅰ類0.001;Ⅱ類0.005 ;Ⅲ類0.010;Ⅳ類0.050

        中國(GB5048-92) 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標準 0.1mg/L(水作、旱作、蔬菜)

        中國(GB11607-89) 漁業(yè)水質(zhì)標準 0.05mg/L

        中國(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1.0mg/L

        中國(GB15618-1995) 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mg/kg) 一級35;二級250~350;三級500

        中國(GB5058.3-2007) 固體廢棄物浸出毒性鑒別標準值 5mg/L

        中國(GWKB3-2000)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焚燒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1.6mg/m3(測定均值)

        中國(GB8172-87) 城鎮(zhèn)垃圾農(nóng)用控制標準 100mg/kg  

        應(yīng)急處理處置方法及防護

        泄漏應(yīng)急處理

        切斷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好一般消防防護服。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凈潔有蓋的容器中,用水泥、瀝青或適當?shù)臒崴苄圆牧瞎袒幚碓購U棄。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

        ①對于泄漏的PbCl4和Pb(ClO4)2,應(yīng)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用干砂土混合,分小批倒至大量水中,經(jīng)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②對于泄漏的PbO、四甲(乙)基鉛和Pb3O4,應(yīng)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用干砂土混合后倒至空曠地掩埋;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jīng)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③對于泄漏的PbF2,應(yīng)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在泄漏物上撒上純堿;被污染的地面用水沖洗,經(jīng)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④對于泄漏的Pb(BrO3)2、PbO2和Pb(NO3)2,應(yīng)戴好防毒面具等全部防護用品。被污染的要面用水沖洗,經(jīng)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⑤對于泄漏的烷基鉛,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乳液刷洗。如無分散劑可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被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jīng)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

        處理方法:當水體受到污染時,可采用中和法處理,即投加石灰乳調(diào)節(jié)pH到7.5,使鉛以氫氧化鉛形式沉淀而從水中轉(zhuǎn)入污泥中。用機械攪拌可加速澄清,凈化效果為80%~96%,處理后的水鉛濃度為0.37~0.40mg/L。而污泥再做進一步的無害化處理。對于受鉛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磷肥等改良劑,降低土壤中鉛的活性,減少作物對鉛的吸收。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tǒng)防護:作業(yè)工人應(yīng)該佩戴防塵口罩

        眼睛防護:必要時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護服:穿工作服。

        鉛筆

        手防護:必要時戴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實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檢。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給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滅火方法

        干粉、砂土。

        鉛的藥理作用

        鉛在治療上很少應(yīng)用,但在工業(yè)上用途很廣,慢性鉛中毒系重要職業(yè)病之一。鉛的吸收甚緩,主要經(jīng)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吸收后絕大部分沉積于骨中。沉積骨中的鉛鹽并不危害身體,中毒的深淺主要決定于血液及組織中的含鉛量,血中鉛含量如超過0.O5-0.1mg%,即產(chǎn)生中毒癥狀。鈣與鉛的代謝有平行關(guān)系,凡能影響體內(nèi)鈣代謝的因素也能影響鉛的代謝。鉛主要由腸與腎排泄,腸排泄量一般較腎多。尿中鉛量超過0.05-0.08mg/l時,應(yīng)考慮有鉛中毒可能。慢性中毒癥狀極為多樣化,特征也多,主要有:腸胃道的紊亂如食欲不振便秘(有時為腹瀉)、由于小腸痙攣而發(fā)生鉛絞痛齒齦頰粘膜上由于硫化鉛的沉著而形成的灰藍色鉛線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侵犯而發(fā)生頭痛、頭暈、疲乏、煩躁易怒、失眠,晚期可發(fā)展為鉛腦病,引起幻覺譫妄驚厥等;外周可發(fā)生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出現(xiàn)鉛毒性癱瘓。中毒早期,血液中出現(xiàn)大量含嗜堿性物質(zhì)的幼稚紅細胞,如點彩紅細胞、網(wǎng)織紅細胞、多染色紅細胞等,一般認為這是骨髓血細胞生長障礙的表現(xiàn),晚期可抑制骨髓及破壞紅細胞而產(chǎn)生貧血。治療的特效藥為螯合劑依地酸鈣鈉,或青霉胺二巰基丙醇療效常不可靠。

        中藥化學成分

        主要為金屬鉛,優(yōu)良品中鉛可達99%;因礦石的質(zhì)量、冶煉與精制方法之不同,常夾少量銀、金、錫、銻、鐵等其他金屬。在大氣中,因與氧氣、水氣、二氧化碳接觸,鉛表面常生成氧化鉛、堿式碳酸鉛等的薄層而失去金屬光澤。  

        參考

        關(guān)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综合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网站你懂得中文字幕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