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蟲皮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癥 >> 鉤蟲皮炎 |
鉤蟲皮炎(hook worm dermatitis)是由于鉤蟲的幼蟲侵入皮膚引起的皮膚損害。鉤蟲的卵在土壤中孵化出絲狀蚴,鉆入皮膚即引起鉤蟲皮炎。
〖診斷要點〗
一、病因:常有赤足工作,接觸泥土和糞便史,由于鉤蟲的幼蟲侵入皮膚引起
二、好發季節:夏秋濕熱季節多見。
三、好發人群:農民,
四、好發部位:趾、指間及小腿、前臂等處,表面可見鉤蚴鉆入的痕跡。
五、皮疹特點:斑疹或水腫性紅色小丘疹,后丘疹變為皰疹,內含黃色透明液體。
六、自覺癥狀:刺癢及燒灼感。
八、實驗檢查:糞便中可查到鉤蟲卵。
〖防治〗
一、普查普治,消滅傳染源。加強糞便管理,加強個人防護。
三、局部外搽1%爐甘石洗劑,繼發感染者外用龍膽紫或紅霉素軟膏。
四、全身癥狀重可予抗組胺藥或皮質激素。
五、大便中查到鉤蟲卵者,積極驅蟲治療。
健康問答網關于鉤蟲皮炎的相關提問
|
|
出自A+醫學百科 “鉤蟲皮炎”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9%92%A9%E8%99%AB%E7%9A%AE%E7%82%8E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鉤蟲皮炎”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