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虎耳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虎耳草
        Hǔ ěr Cǎo
        虎耳草
        別名 石荷葉、獅子耳、耳聾草、金絲荷葉、金絲吊芙蓉、金線吊芙蓉、老虎耳、系系葉、天荷葉、絲棉吊梅、豬耳草、獅子草、金錢荷葉、金線蓮、石丹藥、佛耳草、絲絲草、蟹殼草、搽耳草、貓耳朵、耳朵草、紅絲絡、紅線草、紅線繩、水耳朵、月下紅、金絲草、耳朵紅、銅錢草、倒垂蓮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用于小兒發熱,咳嗽氣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潰爛,疔瘡,癤腫,濕疹
        英文名 Saxifraga
        始載于 履巉巖本草
        毒性 有毒
        歸經 肺經脾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

        虎耳草(學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為虎耳草科植物。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濕巖隙。原產地為中國,朝鮮、日本也有分布。是一種蔓生植物,有瀑布狀的纖匐枝,可廣泛栽種作為觀賞植物。含生物堿、硝酸鉀氯化鉀、熊果酚苷(arbutin)。其葉綠體中所含之酚酶能將順式咖啡酸,全草入藥;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目錄

        形態特征

        虎耳草(圖2)

        多年生草本,高8-45厘米。鞭匐枝細長,密被卷曲長腺毛,具鱗片狀葉。莖被長腺毛,具1-4枚苞片狀葉。基生葉具長柄,葉片近心形、腎形至扁圓形,長1.5-7.5厘米,寬2-12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圓形至心形,(5-)7-11淺裂(有時不明顯),裂片邊緣具不規則齒牙和腺睫毛,腹面綠色,被腺毛,背面通常紅紫色,被腺毛,有斑點,具掌狀達緣脈序,葉柄長1.5-21厘米,被長腺毛;莖生葉披針形,長約6毫米,寬約2毫米。聚傘花序圓錐狀,長7.3-26厘米,具7-61花;花序分枝長2.5-8厘米,被腺毛,具2-5花;花梗長0.5-1.6厘米,細弱,被腺毛;花兩側對稱;萼片在花期開展至反曲,卵形,長1.5-3.5毫米,寬1-1.8毫米,先端急尖,邊緣具腺睫毛,腹面無毛,背面被褐色腺毛,3脈于先端匯合成1點;花瓣白色,中上部具紫紅色斑點,基部具黃色斑點,5枚,其中3枚較短,卵形,長2-4.4毫米,寬1.3-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長0.1-0.6毫米爪,羽狀脈序,具2級脈(2-)3-6條,另2枚較長,披針形至長圓形,長6.2-14.5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長0.2-0.8毫米爪,羽狀脈序,具2級脈5-10(-11)條。雄蕊長4-5.2毫米,花絲棒狀;花盤半環狀,圍繞于子房一側,邊緣具瘤突;2心皮下部合生,長3.8-6毫米;子房卵球形,花柱2,叉開。染色體2n=36, 54?;ü?-11月。  

        地理分布

        虎耳草(圖3)

        產于中國河北(小五臺山)、陜西、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云南東部和西南部。朝鮮、日本也有?! ?/p>

        生長環境

        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濕巖隙?,F多作盆栽觀賞?! ?/p>

        栽培技術

        虎耳草(圖4)

        繁殖可隨時剪取莖頂已生根的小苗移植,每盆植數株,上蓋玻璃保濕,成長后再分盆定植。如植于巖石園,可植于巖石北面,以免陽光直曬。若是盆栽,每盆栽一苗,可懸掛于窗前檐下,任其匍匐下垂。需經常噴水提高周圍環境濕度。炎熱季節要放置在通風涼爽處,控制水分。入秋恢復生長后,需增加澆水,每周施稀薄液肥2次。肥料需從葉下施入,以免沾污葉面和影響生長。  

        藥用價值

        虎耳草(圖5)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但以花后采者為好。

        化學成份】含生物堿、硝酸鉀及氯化鉀、熊果酚甙。其葉綠體中所含的酚酶能將順式咖啡酸氧化為相應的鄰位醌,后者經自然氧化而生成馬栗樹皮素。

        性味

        ①《履巉巖本草》:性涼,有毒。

        ②《綱目》: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涼血解毒。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①《履巉巖本草》:治痔疾腫毒,用少些曬干人馬子(便桶)內燒熏。

        ②《綱目》: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則止吐利。又治聤耳,搗汁滴之。

        ③《生草藥性備要》:治耳內暴熱毒,紅腫流膿疼痛,捶汁滴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

        ④《植物名實圖考》:喉閉無音,用以代茶。亦治吐血。

        ⑤《分類草藥性》:清肺熱,治咳嗽,療風疹、丹毒。

        ⑥《現代實用中藥》:涂瘡癰,凍瘡,及毒蟲刺傷等。

        ⑦《江西民間草藥》:治肺熱咳嗽氣逆,吐血,肺癰吐臭膿,百日咳肝火,童子癆。

        ⑧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濕消腫,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外傷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汁滴或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中耳炎:鮮虎耳草葉搗汁滴入耳內。(《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蕁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風丹熱毒,風火牙痛:鮮虎耳草一兩,水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④治風疹瘙癢,濕疹:鮮虎耳草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⑤治濕疹,皮膚瘙癢:鮮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濕,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去渣,外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⑥治肺熱咳嗽氣逆:虎耳草三至六錢,冰糖半兩。水煎服。

        ⑦治百日咳:虎耳草一至三錢,冰糖三錢。煎服。

        ⑧治肺癰吐臭膿:虎耳草四錢,忍冬葉一兩。水煎二次,分服。

        ⑨治吐血:虎耳草三錢,豬皮肉四兩。混同剁爛;做成肉餅,加水蒸熟食。(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⑩治血崩:鮮虎耳草一至二兩,加黃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⑾治痔瘡:虎耳草一兩,水煎,加食鹽少許,放罐內,坐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間草藥》)

        ⑿治凍瘡潰爛:鮮虎耳草葉搗爛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取虎耳草鮮葉數片,搗汁,紗布過濾,加適量冰片,裝入滴眼瓶內備用。用時先用3%雙氧水洗滌外耳道,將膿性分泌物清除干凈,然后取虎耳草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3次。治療化膿性中耳炎31例,急性25例均3天治愈,慢性6例均7天見效?! ?/p>

        參看

        關于“虎耳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五月丁香亚洲综合499ee | 亚洲综合婷婷网 | 日本系列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乱码视频免费播放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