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苯甲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苯甲醇球棍模型

          

        目錄

        概況

        中文名稱:苯甲醇,芐醇。

        英文名稱:Benzyl alcohol,Phenyl carbinol,Bentalol。

        分子式: C7H8O ,C6H5CH2OH。

        分子量: 108.13 。

        CAS No.: 100-51-6 。

        EINECS:202-859-9。

        FEMA:2137 。  

        理化指標

        外觀: 無色液體。

        香氣:有微弱的芳香味,幾乎無香。有時苯甲醇在久置后,會因為氧化微帶苯甲醛苦杏仁氣息。

        熔點(℃): -15.3。

        沸點(℃): 205.7 。

        相對密度(水=1): 1.04(2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3.72 。

        飽和蒸氣壓(kPa): 0.13(58℃) 。

        折光率:1.5380-1.5420 。

        閃點(℃): 100 。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能溶于水。25毫升水中約可溶1克苯甲醇 。  

        存在與制備

        存在:苯甲醇是最簡單的芳香醇之一,可看作是苯基取代的甲醇。在自然界中多數以酯的形式存在于香精油中,例如茉莉花油、風信子油和秘魯香脂中都含有此成分。

        制備:工業(yè)上用多種方法生產苯甲醇。最早采用坎尼扎羅反應,即由苯甲醛與氫氧化鉀反應制得:2C6H5CHO+KOH→C6H5CH2OH+C6H5COOK此法不夠經濟,其中一半原料生成苯甲酸。目前常用布蘭法,即將干燥的氯化氫氣通入苯、三聚甲醛氯化鋅的混合液中,也可用甲苯蒸氣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先生成氯化芐,然后水解制得苯甲醇。此法雖比坎尼扎羅反應經濟,但在反應中生成氯代苯的副產物,使產物不能用于香料和油漆等,如欲去除副產物,則產品價格升高。  

        用途

        可用于制作香料和調味劑 (多數為脂肪酸酯),還可用作明膠蟲膠酪蛋白及醋酸纖維等的溶劑。可用于環(huán)氧地坪漆、獸藥、固化劑、環(huán)氧AB膠、香精香料等,亦可用于醫(yī)藥針劑中作添加劑,藥膏劑或藥液里作為防腐劑。可用作尼龍絲,纖維及塑料薄膜的干燥劑,染料,纖維素酯,酪蛋白的溶劑,制取芐基酯或醚的中間體。同時,廣泛用于制筆(圓珠筆油),油漆溶劑等。苯甲醇有微弱很香的氣味,在香料工業(yè)中常用作稀釋劑。苯甲醇是一種很活潑的醇,與氫鹵酸、鹵化磷反應生成鹵化芐,該產物和苯甲醇都是苯甲基化試劑,能與苯反應生成二苯甲烷。此外,苯甲醇也容易被多種氧化劑氧化成苯甲酸,如果用硝酸氧化,隨濃度和溫度不同,可生成醛或酸。

        在注射青霉素的時候,為了防止患者疼痛感過強,常常用苯甲醇進行麻醉,這樣打起來疼痛感就不會過于強烈,故苯甲醇又被稱為“無痛水”。然而,臨床上很快發(fā)現一種普遍的副作用臀肌攣縮癥。這是因為苯甲醇不易被人體吸收,長期積留在注射部位,會導致周圍肌肉壞死,嚴重者,甚至影響骨骼的發(fā)育。2005年,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文禁止苯甲醇作為青霉素溶劑注射使用。  

        MSDS

        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 苯甲醇

        別 名: 芐醇

        化學品英文名稱: benzyl alcohol

        英文名稱2: benzenecarbinol

        技術說明書編碼: 1662

        CAS No.: 100-51-6

        EINECS登錄號:202-859-9

        分子式: C7H8O

        分子量: 108.13  

        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醇 100-51-6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有麻醉作用,對眼、上呼吸道皮膚有刺激作用。攝入引起頭痛惡心嘔吐胃腸道刺激、驚厥昏迷

        燃爆危險: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 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

        食入: 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導泄。就醫(yī)。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遇明火、高熱可燃。

        有害燃燒產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yè)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 5

        工程控制: 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 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 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 戴橡膠耐油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嚴禁吸煙。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液體, 有芳香味。

        熔點(℃): -15.3

        沸點(℃): 205.7

        相對密度(水=1): 1.04(2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3.72

        飽和蒸氣壓(kPa): 0.13(58℃)

        閃點(℃): 100

        引燃溫度(℃): 436

        溶解性: 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芳烴。

        主要用途: 用作溶劑、增塑劑、防腐劑, 并用于香料、肥皂、藥物、染料等的制造。

        其它理化性質: 酸性:碳酸>苯甲醇>碳酸氫根>苯酚  

        第十部分:穩(wěn)定性和反應活性

        禁配物: 強堿、強氧化劑。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1230 mg/kg(大鼠經口);1580 mg/kg(小鼠經口);2000 mg/kg(兔經皮)  

        第十二部分:生態(tài)學資料

        生態(tài)毒理毒性: 水中含量 350mg/L時,螢光假單孢菌對葡萄糖的降解受抑制;水中含量大于1000mg/L,大腸桿菌對葡萄糖的降解受抑制。

        其它有害作用: 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 1.55g(氧)/g(樣品) COD(化學需氧量): 2.42g(氧)/g(樣品) ThOD: 2.519g(氧)/g(樣品)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廢棄處置方法: 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guī)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包裝類別: Z01

        包裝方法: 無資料。

        運輸注意事項: 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車船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否則不得裝運其它物品。船運時,配裝位置應遠離臥室、廚房,并與機艙、電源、火源等部位隔離。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  

        第十五部分:法規(guī)信息

        法規(guī)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fā)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fā)[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 ([1996]勞部發(fā)423號)等法規(guī),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guī)定。

        通用名稱:苯甲醇

        英文名稱:Benzyl Alcohol

        英文別名:Alcohol Benzylicum、Alcool Benzylique、Benzenemethanol、Phenylcarbinol、Phenylmethanol

        【藥理】

        苯甲醇具局部麻醉作用及防腐作用。

        適應癥

        具局部麻醉作用及防腐作用.皮下注射或肌注其1~4%水溶液1~5m1可奏局部止痛之效,其2%注射液曾用作青霉素的溶劑,但由于有溶血作用并對肌肉有刺激性,是否值得采用,需進一步研究.也可用于治牙痛。其10%軟膏或其洗劑(本品:醇:水=1:1:1)均可用為局部止癢劑.在藥劑防腐上也可采用本品.

        【用法用量】

        皮注或肌注,1-4%溶液,每次-5ml.局部外用60%軟膏或洗劑.用于局部麻醉。

        不良反應

        注射部位局部刺激。局部用本品后出現疼痛、腫脹硬結等現象屢有報道。

        關于“苯甲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v | 亚洲视频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AⅤ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激情综合五月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