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紫金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成藥注釋

        紫金散(新藥品名)

        中藥散劑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紫金散

        漢語拼音:Zijin San

        【成份】山慈菇紅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人工麝香朱砂雄黃

        【性狀】本品為紫褐色的粉末;氣特異,味辛、苦。

        【功能主治】辟瘟解毒消腫止痛。用于中暑,脘腹脹痛,惡心嘔吐痢疾泄瀉,小兒痰厥;外治疔瘡腫,痄腮丹毒,喉風。

        【規格】每瓶裝3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g,一日2次;外用醋調敷患處。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

        http://www.tongrentang.com/trtyg/detail.php?id=295  

        中醫古方注解

        紫金散『1』

        【藥物組成】 紫金粉1兩半(名赤烏腳),麻黃3分(去根節),石膏1兩(細研,水飛過),寒水石1兩,地骨皮1兩,赤石脂1兩,秦艽半兩(去苗),牛黃半兩(細研),烏蛇肉半兩(炙令黃),虎睛1對(微炙),防風半兩(去蘆頭),黃芩半兩,牡蠣粉3分,赤芍藥半兩,葛粉半兩,羌活1分半,當歸1分(銼,微炒),樸消1兩半,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桂心1兩半。

        【處方來源】《圣惠》卷八十五。

        方劑主治】小兒諸癇復發。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煎竹葉湯調下。

        【相似配方】紫金錠

        紫金散『2』

        【藥物組成】紫草半兩,蛇蛻皮(炒焦)半兩,牛李子(炒)半兩。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四○三。

        【方劑主治】小兒瘡疹不快,倒靨。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7分,煎至4分,去滓溫服

        紫金散『3』

        【藥物組成】荊三棱(銼,炒黑色)、連翹半兩,黃耆3錢,甘草(炙)3錢,羌活半兩。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三一一。

        【方劑主治】傷折疼痛。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作1服。

        【用法用量】水1盞煎,去滓,食后服。

        紫金散『4』

        【藥物組成】麻(米凡)、地黃、青鹽、皂莢、東引、桃枝柳枝桑枝馬齒各等分。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七十。

        【方劑主治】牙病

        【方劑功效】烏髭鬢,除口氣,香潔。

        【制備方法】取盛3升瓦罐1只,將上藥分作三處,隨一味一重,下于罐內,蓋覆新瓦,先穿一小竅,外以紙筋泥固濟,候干,炭火燒通赤,候竅子煙出,去火,塞竅子,用冷黃土焙1-2宿取出,更用升麻白芷各1兩,與前藥一處為末,以新瓦器密收。

        【用法用量】隨時取,不拘旦暮揩齒表里。久用髭鬢黑潤,牙齒甚白。

        紫金散『5』

        【藥物組成】紫金藤1兩(米泔浸1宿,焙干)。

        【處方來源】《醫方類聚》卷二一八引《經驗良方》。

        【方劑主治】婦人血氣刺心痛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鐵秤錘燒紅淬酒溫下

        紫金散『6』

        【藥物組成】枯礬5錢,砒霜1錢,石膽5分。

        【處方來源】《外科精義》卷下。

        【方劑主治】瘰疬久不愈。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入黃丹2錢。

        【用法用量】每用纴入瘡口內,以膏貼之。如未破者,灸1-2炷,用津唾旋調1豆許,安瘡上,以膏貼之,去根自平復。

        紫金散『7』

        【方劑別名】紫金藤散

        【藥物組成】好降真香

        【處方來源】方出《朱氏集驗方》卷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三○二。

        【方劑主治】惡瘡、金瘡、刀斧傷見血。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貼之,入水無妨。

        【附注】紫金藤散(《惠直堂方》卷三)。

        紫金散『8』

        【藥物組成】紫金皮

        【處方來源】《傷科方書》。

        【方劑主治】跌打損傷

        【制備方法】酒浸1宿,瓦上焙干,為末用。

        紫金散『9』

        【藥物組成】橘紅1兩,枳殼1兩,肉桂1兩,玄胡索1兩,甘草(炙)1兩,紫金牛5兩,當歸(酒浸1宿,焙干,銼)3兩,香附(炒去毛)3兩,南木香半兩(生)(一方無紫金牛,有紫金皮)。

        【處方來源】《女科百問》卷上。

        【方劑主治】婦人血氣不和,血塊疼痛,月水不調,久閉羸瘦;臨產橫逆;產后血運,頭旋中風口噤;敗血停積,攻刺腰痛;赤白帶下,胞漏。

        【方劑功效】暖子宮通經絡,安胎養氣,催生,下死胎

        【用藥禁忌】忌生冷、腌藏、毒魚。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婦人室女月水不調,久閉羸瘦,蘇木煎湯調下,白雞冠花末煎酒調下亦得,每服1匙,常服安胎養氣;臨產橫逆,蔥白煎酒下;血氣脹滿,催生,下死胎,煎枳殼酒下,地榆末煎酒下亦得;產后血運,頭旋中風口噤,惡證發動,虛腫,豆淋酒下;產后惡血不止,血海衰敗,赤白帶下,胞漏,棕櫚灰酒下,綿灰亦得;胎氣絞刺,脅肋腹肚疼痛,炒姜酒下;心氣不足,陳皮湯下;產后敗血沉積,攻刺腰痛,無灰酒下,1日3次,日、午、臨睡各1次。

        紫金散『10』

        【藥物組成】禹余石糧不拘多少(燒紅醋蘸)。

        【處方來源】《醫方類聚》卷二一七引《醫林方》。

        【方劑主治】盲腸氣痛,婦人少腹痛。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酒調服之。

        【附注】《本草綱目》引《衛生易簡方》本方用法:每服二錢,米飲調服,一日二次。

        紫金散『11』

        【藥物組成】鐵粉1分,龍齒1分,石膏1分,牛黃(并研如粉)1分,甘草(生,末)1分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

        【方劑主治】小兒驚悸不安。

        【制備方法】上先搗龍齒、石膏為末,后與諸藥同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用淡竹瀝調下。3-4歲兒每服1錢匕,1日3次,早晨、午間、日晚各1。

        紫金散『12』

        【藥物組成】紫草5錢,蛇蛻(炒焦)5錢,牛蒡(炒)5錢,連翹4錢。

        【處方來源】《種痘新書》卷十二。

        【方劑主治】痘出不快及痘倒靨;遠年惡瘡。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痘出不快,用升麻、蟲蛻、筍尖煎湯調服;倒靨,用蟲蛻煎水調服。

        紫金散『13』

        【藥物組成】禹余糧(火煅,醋淬7遍)3兩,赤石脂3兩,龍骨3兩,白芍藥3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附子(炮,去皮臍)1兩,熟干地黃(洗,焙)1兩,當歸(洗,焙)1兩,干姜半兩(炮),肉桂(去粗皮)半兩。

        【處方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方劑主治】沖任虛損,月水崩下,淋漓不斷,腰腹重痛,五種帶病。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入麝香少許,食前米飲調下。

        紫金散『14』

        【藥物組成】白礬1兩,黃丹1兩,硇砂3錢。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二七五。

        【方劑主治】惡瘡。

        【方劑功效】追毒,去死肉。

        【制備方法】上為末,于銚子內一處同炒,去盡水為度。

        【用法用量】量瘡貼之。

        紫金散『15』

        【藥物組成】明羽澤(即明礬,煅)3錢,溺中垽(即人中白,煅)、百蟲瘡(即五倍子,煅)5錢,赤鉛華(即東丹,炒紫色)1錢,玉虛(饣術)(即冰片)1分,水銀臘(即輕粉)3分。

        【處方來源】《走馬疳急方》。

        【方劑主治】走馬疳。遍口生疳作穢,臭爛延及咽喉,敗壞甚速。

        【制備方法】上以前4味各等精制,共為末,加后兩味少許,再為極細末用。

        紫金散『16』

        【藥物組成】當歸(酒浸)半兩,玄胡索半兩,川芎半兩,肉桂半兩,香附子1兩,烏藥1兩,紫荊皮1兩,木香(煨)1錢,甘草1錢。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三三五。

        【方劑主治】婦人血氣相搏,心腹急痛。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熱酒點下;霹靂酒下亦得。

        紫金散『17』

        【藥物組成】生大黃不拘多少。

        【處方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方劑主治】齦腫痛楚。

        【方劑功效】解風熱,疏積壅,去口氣,止牙宣,白牙。

        【制備方法】入罐內,煅存性,研為細末。

        【用法用量】早、晚用少許擦之,溫水漱口。

        紫金散『18』

        【藥物組成】紫荊藤皮2兩,降真香1兩,續斷1兩,骨碎補1兩,無名異(燒紅,酒淬7遍)1兩,琥珀(別研)1兩,蒲黃1兩,牛膝(酒浸1宿)1兩,當歸(洗,焙)1兩,桃仁(去皮尖,炒)1兩,大黃(濕紙裹,微煨)1兩半,樸消(別研)1兩半。

        【處方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方劑主治】打仆傷折,內損肝肺,嘔吐不止;或瘀血在內,心腹脹悶。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濃煎蘇木、當歸酒調下,并3服。覺微利即止。

        紫金散『19』

        【藥物組成】紫草半兩,赤小豆1合,黃芩半兩,漏蘆半兩,車前子半兩,黃柏半兩(銼),糯米1合(炒令焦)。

        【處方來源】《圣惠》卷六十四。

        【方劑主治】一切熱毒瘡。

        【制備方法】上為末,以生油調令稀稠得所。

        【用法用量】外涂,1日3次。以愈為度。

        紫金散『20』

        【藥物組成】天南星(去皮臍)半兩,甘草(細銼)半兩,白礬半兩,烏梅(取肉)1兩。

        【處方來源】《御藥院方》卷五。

        【方劑主治】一切痰嗽,晝夜不得眠睡。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用慢火于銀器內炒令紫色,放冷,再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臨臥時身體都入鋪內,只坐地,用齏汁7分,溫湯3分,暖令稍熱,調煎藥末服之。咽下便仰臥高枕,想藥入于肺中,須臾得睡,其嗽立止。

        紫金散『21』

        【藥物組成】糞堿(煅過)1錢,血竭1錢,茄皮(燒灰)5分。

        【處方來源】《遵生八箋》卷十八。

        【方劑主治】下疳瘡。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搽患處。

        紫金散『22』

        【藥物組成】信石1錢,雄黃1錢5分,硼砂(炒)1錢5分。

        【處方來源】《明醫指掌》卷八。

        【方劑主治】疔瘡。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撥開瘡口敷之2次。

        紫金散『23』

        【藥物組成】厚樸(姜制)7分,蒼術7分,川芎7分,茯苓7分,當歸7分,半夏(制)7分,白芍7分,羌活7分,獨活7分,牛膝7分,陳皮4分,桔梗4分,枳殼(麩炒)4分,白芷4分,麻黃3分(去節,凈),甘草5分,桂枝4分。

        【加減】咳嗽,加杏仁(去皮尖)、五味子各5分;泄瀉,加肉豆蔻(煨)、粟殼各5分。

        【處方來源】《竹林女科》卷一。

        【方劑主治】婦人出嫁后,經脈動時感冒寒邪,遍身疼痛,手足麻痹,或寒熱頭痛,頭目昏迷

        【用法用量】生姜3片,蔥白3莖,空心熱服。

        紫金散『24』

        【藥物組成】蛇黃2兩(鍛令通赤,釅醋淬7遍,醋內淘過,控干)。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方劑主治】齒根挺出,牙齦潰爛癢痛,血出不止者。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用法用量】漱口令凈,手蘸藥末,輕揩患處,熱漱冷吐,頻用為妙。

        紫金散『25』

        【藥物組成】炒蒼術1兩,炒黃柏2兩,黃連5錢,生石膏2兩,黑山梔1兩,青黛5錢,花椒1兩,枯礬2兩,煙膏1兩。

        【處方來源】《中藥成方配本》。

        【方劑主治】鬎鬁頭,天泡瘡,皮膚濕疹

        【方劑功效】殺蟲止癢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用油調敷患處。

        紫金散『26』

        【藥物組成】黃連1兩(銼如茱萸細,用茱萸1兩同炒令紫黑色,去茱萸不用)。

        【處方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莊氏家傳》。

        【方劑主治】小兒、大人感陰冷伏熱瀉痢。

        【方劑功效】消疳積

        【制備方法】上為末,豬膽為丸,大小任便。

        【用法用量】未斷乳小兒可粟米大10丸,加至20丸,米飲送下。或大人伏暑沖熱,即茱萸倍之為末,而用米飲調下;或小兒大瘕瀉,亦倍茱萸,此以意觀冷熱增減茱萸也。常服大消疳積,當為丸服,遇急病散服。

        【附注】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紫金丸”。

        紫金散『27』

        【藥物組成】黃丹1錢5分,輕粉2錢5分。

        【處方來源】《瘡瘍經驗全書》卷六。

        【方劑主治】瘤干枯有瘡口者。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干摻瘡口。

        紫金散『28』

        【藥物組成】焰消8兩,硫黃4兩,代赭石3兩,甘草3兩(焙)。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一三二。

        【方劑主治】傷寒有熱,煩躁不安者。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生姜、蜜水調下。其躁即止。

        紫金散『29』

        【藥物組成】信石1錢,雄黃1錢5分,硼砂(炒)1錢5分。

        【處方來源】《明醫指掌》卷八。

        【方劑主治】疔瘡。

        【制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撥開瘡口敷之2次。

        紫金散『30』

        【藥物組成】臺麝香2錢,重樓3錢,千金霜1兩,明雄黃2錢,朱砂2錢,紅芽大戟1兩5錢,文蛤2兩,山慈菇2兩,黃連3錢。

        【處方來源】《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方劑主治】山嵐瘴疫,無名腫毒,瘟疫傷寒,絞腸腹痛,赤白痢疾,嘔吐泄瀉,急驚抽搐,五疳毒蠱,癍痧麻疹,瘡瘍丹毒,喉風乳蛾,皮爛紅腫中毒中惡,四時瘟病,濕溫黃疸神昏氣促。

        【方劑功效】解毒防疫

        【用藥禁忌】忌生冷硬物,孕婦勿用。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每服7厘-1分,白開水送下。吹入鼻孔少許。可防疫癘傳染。

        紫金散『31』

        【藥物組成】定粉(研)1兩,鉛丹1兩,大棗2兩(去核),莨菪子1兩半,訶黎勒(炮,去核)1兩。

        【處方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方劑主治】休息痢。

        【制備方法】上相和搗成團,以面重裹于火中燒,令煙盡取出,去灰土令凈,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晚再服。

        關于“紫金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做性视频大全 |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