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龍眼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龍眼
        Lónɡ Yǎn
        龍眼
        別名 桂圓
        功效作用 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后或產后體虛,及由于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癥。
        英文名  
        始載于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心經脾經
        藥性 、
        藥味

        龍眼俗稱“桂圓”,是我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歷史上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Bklj2.jpg

          

        目錄

        簡介

        學名 Dimocarpus longgana Lour.

        英名 longan

        別名 桂圓、益智、羊眼(云南方言)

        科屬 無患子科(Sapindaceae)龍眼屬(Dimocarpus

        品種 大烏圓、石峽、福眼、儲良、廣眼

        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后、產后身體虛弱等癥。現代醫學實踐證明 ,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

        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霜凍地區為合適。

        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藥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p>

        特性

        常綠大喬木,樹體高大。多為偶數羽狀復葉,小葉對生或互生;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果球形,種子黑色,有光澤?;ㄆ?~4月,果期7~8月。喜溫忌凍,年均溫20~22℃較適宜,對低溫敏感;通常年均溫<17.5~18℃,最冷月均溫<10℃,絕對低溫<-5℃,龍眼難作經濟栽培。較耐旱,最適年降水總量為1000~1600mm;對土壤適應性強。

        野生龍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臺地半常綠季雨林常見的樹種。分布區年平均溫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熱生境,在全年生長發育過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氣溫和適當的干旱,夏秋間(5--11月)生長期需要26--29℃的高溫和充沛的雨量。為喜光樹種,幼苗不耐過度蔭蔽,壯齡樹更需充分陽光。天然更新良好,屬深根性樹種,能在干旱、貧瘠土壤上扎根生長。萌芽力強,被采伐或被火燒的樹樁,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長較慢,83年生樹的高僅20.2米,胸徑27厘米。3--4月開花,7--8月果熟。

        【分布狀況】

        龍眼原產于我國南部及西南部,現我國龍眼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省(區)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貴州省也有小規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龍眼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 ?/p>

        作用

        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制成罐頭、酒、膏、醬等,

        Bklj3.jpg

        亦可加工成桂園干肉等。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藥。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致優美,是制作高級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龍眼花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龍眼蜜蜂蜜中的上等蜜?! ?/p>

        繁殖

        7--8月果實成熟呈黃褐色時采摘。種子壽命短,剝去果殼后除去假種皮,用清水洗凈后即行播種。待苗高8--10厘米時,分床栽植或移入營養袋內,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選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臺地。栽培品種須采用嫁接繁殖法?! ?/p>

        保護

        在龍眼育種上,野生龍眼是很有價值的種質資源。木材結構細致,堅重,極耐腐、不受蟲蛀,為工業強材,適作車、船、橋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實可食。

        建議將未遭破壞和分布較多的半常綠季雨林劃為野生龍眼自然保護區,同時在附近國營林場建立種子園,為栽培育種提供種質資源。  

        盛譽

        龍眼為中國南方水果,多產于兩廣地區。與荔枝、香蕉、菠蘿同為華南四大珍果。其樹高一二丈,葉長而略小,開白花,成實于初秋。其實累累而墜,外形圓滾,如彈丸卻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則剔透晶瑩偏漿白,隱約可見肉里紅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

        泉州是全國龍眼主要產區之一,自古盛產龍眼。泉州人通稱桂圓鮮果為龍眼,龍眼焙干后為桂圓。商戶常把兩者統稱為“桂圓”。

        如今最佳的龍眼,興化桂元:莆田市位于東海之濱、臺灣海峽西岸,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極宜種植龍眼等亞熱帶珍貴果樹,其中龍眼、枇 杷、荔枝、蜜是莆田市傳統的四大名果,歷來馳名海內外,尤以龍眼為佳,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譽。

        莆田龍眼因其栽培地域獨特,孕育了眾多品種和優良品質。全市現有品種80多個,為全國最多。由于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為主)的積累,所以興化桂元風味較其他產地香甜,并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 莆田龍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 含糖高)為特點,“水南1號”、“友誼 106”這兩個品種, 已達國家一級龍眼標準,為國內領先;“松風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睞。主栽品種 “烏龍嶺”、“油潭本”、“水南1號”、“松風本”、“ 立冬本”等品種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維生素C含量豐富, 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這些指標都明顯優于其他產區?! ?/p>

        歷史

        龍眼的成熟期在農歷八月,由于古時稱八月為“桂”,加上龍眼果實呈圓形,所以又稱龍眼為桂圓。

        龍眼原產我國南方,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有關龍眼的文獻記載,最早見于《后漢書.南匈奴列傳》:“漢乃遣單于使,令謁者將送……橙桔、龍眼、荔枝?!贝撕螅谠S多古籍中也都有記載,如北魏(386—534年)賈思勰《齊民要術》云:“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p>

        古時龍眼被列為重要貢品。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寶炬(535—551年)曾詔群臣:“南方果之珍異者,有龍眼、荔枝,令歲貢焉?!?/p>

        宋代,龍眼已在泉州普遍種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蘇頌《圖經本草》(1061年)載:“龍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閩、廣、 蜀道出荔枝之處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贊頌龍眼:“絕品輕紅掃地無,紛紛萬木以龍呼,實如益智本非藥, 味比荔枝真是奴?!?/p>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記述:“龍眼樹似荔支,而葉微小, 皮黃褐色。荔支才過,龍眼即熟,故南人曰為荔枝奴。泉州府諸縣皆有,郡中(今鯉城區、豐澤區)尤盛。 ”

        明.泉州人何喬遠《閩書》記述泉州一帶“園有荔枝,龍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p>

        泉州龍眼用嫁接技術繁殖方法的歷史已很久遠。明.徐勃《荔枝譜》(1597年)和鄧道協《荔枝譜》(1628年)都有關于龍眼用嫁接繁殖的記載。清初.周亮工《閩小記》(1666—1668年)和郭柏蒼《閩產錄異》都記載用嵌接法換種,沿用至今。舊法用掛缽填土。

        直到18世紀后,龍眼才由我國傳到印度和南亞一帶。

        漳州龍眼品種很多,風味不一。著名品種有普明庵本、紅孩兒本等50多種。最受贊譽的首推“東璧”龍眼,1993年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皷|璧”龍眼原產自泉州市區開元寺內東塔旁的原東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開元寺僧人種植的,歷300多年至抗日戰爭期間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內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龍眼樹,是現存的“東璧”龍眼中樹齡最長的。而今“東璧”龍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龍眼產區均有廣泛繁殖。傳說早年仙游有個僧人從泉州開元寺取去“東璧”龍眼苗,在仙游境內栽植,現已繁衍2萬株成年樹,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質遜于原產的“東璧”龍眼?!皷|璧”龍眼品質優良。其果皮有淡黃色的虎斑紋,泉人稱為“花殼”,是外觀有別于其它龍眼品種的最顯著區別?!皷|璧”龍眼又稱“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紙上不沾濕,撣落地下不沾沙”的特點,堪稱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稱“虎眼”?!度莞尽酚小按笳呙⒀邸钡挠涊d。泉語“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種,有8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榮獲國際巴黎旅游美食金質獎和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獎。 近年全省各龍眼產區均有大量種植,是我省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據說臺灣種植的大型龍眼,當地同胞也稱“福眼”。  

        藥用價值

        龍眼即桂圓(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龍眼能夠入藥,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后、產后身體虛弱等癥?! ?/p>

        龍眼葉

        龍眼葉

        【拼 音】

        LONGYANYE

        【來 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葉或嫩芽。

        【功 效】

        瀉火解毒

        【主 治】

        感冒,瘧疾,疔腫,痔瘡。

        性味歸經】

        甘淡、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香甜,性溫。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平。

        【用法用量】

        內服:6-9克,煎湯。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全年可采。

        【拉丁名】

        Euphoria longan(Lour.) Steud.

        【考 證】

        出自《滇南本草圖說》。

        中藥化學成分】

        葉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無羈萜醇(Epifriedelinol)、16-卅-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p>

        龍眼肉

        龍眼肉

        【拼 音】

        LONGYANROU

        【英文名】

        Dried Longan Prlp

        【來 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

        【功 效】

        益心脾,補氣血,安神。

        【主 治】

        治虛勞羸弱,失眠癥,健忘,驚悸,怔忡。

        【性味歸經】

        甘,溫。①《本經》:“味甘,平?!雹凇秳e錄》:“無毒。”③《唐本草》:“味甘酸。”④ 《本草匯言》:“味甘,氣溫?!?/p>

        入心、脾經。①《本草經疏》:“入足太陰、手少陰經。”②《藥品化義》:“入肝、心、脾三經。”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熬膏、浸酒或入丸劑

        【用藥忌宜】

        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①《本草匯言》:“甘溫而潤,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肺受風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②《藥品化義》:“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郁結者,皆宜忌用?!?/p>

        【藥物配伍

        酸棗仁,補益心脾;配石菖蒲養心醒神;配柏仁子,補心寧神;配生姜,健胃益胃,養血益胃;配鴨膽子,驅邪扶正;配蓮肉、芡實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別 名】

        益智(《本經》)、蜜脾(《綱目》)、龍眼干(《泉州本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本品果實呈球狀,形似龍眼狀。又名:龍目(《蜀都賦》)、比目(《吳普本草》)、荔枝奴(《南方草木狀》)、繡木團、川彈子(《清異錄》)、亞荔枝(《開寶本草》)、木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綱目》)、海珠叢(《群芳譜》)、桂圓(《藥品化義》)

        【處方名】

        龍眼肉、元肉、桂圓肉、桂元肉、龍眼等

        【商品名】

        龍眼肉、桂圓肉。以肉厚片大、色棕黃、甘味濃、干燥潔凈者為佳。

        【藥用部位】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龍眼根)、樹皮(龍眼樹皮)、葉或嫩芽(龍眼葉)、花(龍眼花)、果皮(龍眼殼)、種子(龍眼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藥材主產廣西、福建、廣東、四川、臺灣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7~10月果實成熟時采摘。

        【拉丁名】

        藥材Arillus Longan原植物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炮制方法】

        烘干或曬干,剝去果皮,取其假種皮。或將果實入開水中煮10分鐘,撈出攤放,使水分散失,再烤一晝夜,然后剝取假種皮,曬干。

        【考 證】

        出自《開寶本草》;①《開寶本草》:“《本經》云一名益智者,蓋甘味歸脾而能益智,非今益智子爾?!雹凇毒V目》:“龍眼正圓,《別錄》、蘇恭比之檳榔,殊不類也。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曬焙令干成朵,干者名龍眼錦。按范成大《桂海志》有山龍眼,出廣中,色青,肉如龍眼,夏月實熟可啖,此亦龍眼之野生者歟?”

        【生藥材鑒定】

        生藥為由頂端縱向裂開的不規則塊片,長約1.5厘米,寬1.5~3.5厘米,厚不及 1毫米。表面黃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粗糙;靠近種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縱皺紋。質柔韌而微有粘性,常粘結呈塊狀。氣香,味濃甜而特殊。以片大、肉厚、質細軟、色棕黃、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本品以肉厚、質柔潤、色棕褐、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

        果肉(干)含水分,可溶性部分79.77%、不溶性物質19.39%,灰分3.36%。可溶性物質中,有葡萄糖24.91%、蔗糖0.22%、酸類(以酒石酸計〕1.26%、含氮物(其中含腺嘌呤膽堿)6.309%等。其他尚含有蛋白質5.6%和脂肪0.5%等。 假種皮含葡萄糖 26.91%,酒石酸1.26%及少量蔗糖;另含維生素B1、B2、P、C?! ?/p>

        龍眼殼

        龍眼殼

        【拼 音】

        LONGYANKE

        【來 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果皮。

        【功 效】

        風邪

        【主 治】

        治心虛頭暈、耳聾、眼花。

        【性味歸經】

        《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p>

        《本草再新》:“入肺經?!?/p>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2~3錢。外用: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調敷。

        【拉丁名】

        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考 證】

        出自《滇南本草圖說》;《綱目拾遺》:“龍眼殼本黧黃色,閩人恐其易蛀,輒用姜黃末拌之令黃,且易悅目也。入藥用殼,須洗去外色黃者。”  

        龍眼花

        【拼 音】

        LONGYANHUA

        【來 源】

        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花。

        【功 效】

        溫腎利尿

        【主 治】

        治淋癥。

        【性味歸經】

        《泉州本草》:“味澀?!?/p>

        入肝、脾、膀胱三經

        【用法用量】

        內服:30克,煎湯。

        【拉丁名】

        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考 證】

        出自《泉州本草》?! ?/p>

        龍眼子

        【拼 音】

        LONGYANHE

        【來 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種子。

        【功 效】

        止血,定痛,理氣,化濕。

        【主 治】

        創傷出血,疝氣,瘰疬,疥癬,濕瘡。

        【性味歸經】

        《泉州本草》:“味澀?!?/p>

        入肝、脾、膀胱三經

        【用法用量】

        外用:煅存性研末調敷或干撒。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

        【別 名】

        桂圓核仁(《綱目拾遺》)

        【拉丁名】

        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考 證】

        出自《滇南本草圖說》;《綱目拾遺》:“張覲齋云,桂圓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備,遇面上或磕傷及金刃傷,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無痕;若傷鬢發際,愈后更能生發,不比他藥,愈后不長發也?!?/p>

        【中藥化學成分】

        核合肥皂草素及脂肪?! ?/p>

        生活常識

        1。挑選龍眼要注意剝開時果肉應透明無薄膜,無汁液溢出,留意蒂部不應沾水,否則易變壞。

        2。理論上桂圓有安胎的功效,但婦女懷孕后,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內熱。中醫主張胎前宜涼,而桂圓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產,孕婦應慎食。

        3。鑒別瘋人果,其又叫龍荔,有毒,沒有龍眼的鱗斑狀外殼,果肉粘手,不易剝離,帶有苦澀的甜味?! ?/p>

        食療價值

        無患子科喬木植物龍眼的假種皮(果肉)。龍眼又稱龍目、亞荔枝、桂圓。有虎眼、石硤龍眼等三十多個品種。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剝去果皮,鮮用,或將果實干燥后,剝取假種皮備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益胃,補心長智,養血安神。

        [參考]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磷、鈣、鐵、酒石酸、腺嘌呤、膽堿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氣血不足,體虛乏力;心脾血虛,失眠健忘,驚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湯,熬膏,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郁結,咳嗽痰粘者不宜。

        [附方]

        1,代參膏:龍眼肉30g,放碗內,加白糖少許,一同蒸至稠膏狀。分2次用沸水沖服。

        源于《隨息居飲食譜》,謂能“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用于“衰羸老弱”,“產婦臨盤,服之尤妙”。

        2,心脾雙補湯:龍眼肉15g,蓮子30g,大棗10個。加水適量,煎燙服。

        本方主要以龍眼肉、蓮子補脾養心以安神;大棗亦有類似功效。用于心脾兩虛,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自汗。  

        龍眼的質量鑒別

        (1)龍眼以顆粒大,肉質厚,形圓勻稱,肉白而柔軟并呈透明或半透明狀,且味道甜美者為佳。

        (2)三個手指捏果粒,若果殼堅硬,則表明果實較生未熟;若感覺柔軟而有彈性,則是成熟的特征;若軟而無彈性,是成熟過度,即將變質。

        (3)手剝龍眼,肉核易分離、肉質軟潤不粘手者質量較好;若肉核不易分離、肉質干硬或核帶紅色,則質量差

        (4)若龍眼殼面或蒂端有白點,說明肉質已經開始發霉;外殼泛起少數白霉花,則肉質微霉;白霉花多的,肉質霉重,不可食用。

        (5)將龍眼倒在桌上,好桂圓糖度高,殼、肉、核三者相連,在平面上不易滾動;質差者則易滾動

        參考

        關于“龍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