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黃鼠肉 | 中藥圖典 |
黃鼠肉 Huánɡ Shǔ Ròu |
|
---|---|
別名 | 禮鼠、拱鼠、貔貍、豆鼠、禾鼠、大眼賊、草原黃鼠、蒙古黃鼠、達呼爾黃鼠 |
功效作用 | 潤肺止津;解毒止痛。主瘡毒腫痛 |
英文名 | Ground squirrel, Suslik |
始載于 | 《飲膳正要》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肺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動物形態】黃鼠(《飲膳正要》),又名:禮鼠、拱鼠(《韓昌黎集》),貔貍(《綱目》),地松鼠、大眼賊、蒙古黃鼠。
體長約20厘米,尾長約6厘米。體形細長,頭大,耳殼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發達,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跖被毛。有頰囊。雌體有乳頭5對。全身毛草黃色,并雜有褐黑色。額、頭部較深,為黃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為白色。尾毛草黃色。夏毛較冬毛短而色深。
棲于草原或沙地,穴居,白晝活動。冬眠期較長。食物主要為草本植物的莖、葉,或野菜、大豆幼苗等。并常盜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亦食昆蟲。
分布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陜西、甘肅等地。
【性味】《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宜忌】《飲膳正要》:"多食發瘡。"
|
出自A+醫學百科 “黃鼠肉”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9%BB%84%E9%BC%A0%E8%82%89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黃鼠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