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梗蟲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黃麻梗蟲 | 中藥圖典 |
黃麻梗蟲 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 |
|
---|---|
別名 | 黃麻蟲、麻蟲 |
功效作用 | 治疔瘡。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本草綱目拾遺》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
藥味 |
【出處】 《綱目拾遺》
【拼音名】 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
【來源】 為椴樹科植物黃麻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
【功效與作用】 治疔瘡。
【用法用量】 外用:搗研調(diào)涂。
【附方】 治疔:㈠黃麻梗內(nèi)蟲,以蔥葉包貯,掛風(fēng)頭令干,將疔瘡挑破,以麻蟲少許,入于所挑之處;(《桯林即得方》)
㈡蜣螂三個(肚白者佳),黃麻蟲十個。二味搗勻,撥破患處貼之。如患在手足,有紅絲上臂,絲盡處,將針挑斷出血,仍用前藥。毒重者更服敗毒藥。(陶華.蜣螂膏)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黃麻梗蟲”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9%BB%84%E9%BA%BB%E6%A2%97%E8%99%AB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黃麻梗蟲”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