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
A+醫學百科 >> 黃曲霉 |
黃曲霉(Aspergillusflavus) 半知菌類,黃曲霉群的一種常見腐生真菌。多見于發霉的糧食、糧食制品或其他霉腐的有機物上。菌落生長較快,結構疏松,表面黃綠色,背面無色或略呈褐色。菌體由許多復雜的分枝菌絲構成。營養菌絲具有分隔;氣生菌絲的一部分形成長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頂端產生燒瓶形或近球形的頂囊,囊的表面產生許多小梗(一般為雙層),小梗上著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頂囊、小梗和分生孢于合成孢子穗。可用于生產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釀造工業中的常見菌種。近年來,發現其中某些菌株會產生引起人、畜肝臟致癌的黃曲霉毒素。早在六世紀時,《齊民要術》中就有用“黃衣”、“黃蒸”兩種麥曲來制醬的記載,這兩種黃色的麥曲,主要由黃曲霉一類微生物產生的大量孢子和蛋白酶、淀粉酶所組成。
出自A+醫學百科 “黃曲霉”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9%BB%84%E6%9B%B2%E9%9C%89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黃曲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