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組織胺

        (重定向自組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結構式

        組織胺(Histamine)是一種活性胺化合物,化學式是C5H9N3,分子量是111。作為身體內的一種化學傳導物質,可以影響許多細胞的反應,包括過敏,發炎反應,胃酸分泌等,也可以影響腦部神經傳導,會造成想睡覺等效果。

        組織胺存在于肥大細胞內,亦存在于肺、肝及胃的粘膜組織內。它在過敏與發炎的調節上扮演一個很重要角色。組織胺屬于一種化學訊息,亦是aminergic neurotransmitter,參與中樞與周邊的多重生理功能。在中樞系統,組織胺是由特定的神經所合成例如位在posterior hypothalamus 的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神經細胞多向延伸至大腦其他區域與脊椎,因此暗示組織胺可能參與睡眠,荷爾蒙的分泌,體溫調節,食欲與記憶形成等功能,另外還位于formatio reticularis與telencephan;在周邊部分,組織胺主要儲存在mast cell, basophils 和enterochromaffin cells,可引起癢、打噴嚏流鼻水等現象,此外組織胺結合到血管平滑肌上的接受器(H1R)導致血管擴張因而產生局部水腫,組織胺會使肺的氣管平滑肌收縮引起呼吸道狹窄進而呼吸困難,腸道平滑肌收縮降低血壓以及增加心跳(tachycardia)等多項生理反應。  

        目錄

        組織胺的發現

        組織胺引發過敏反應的示意圖

        枯草熱患者非常清楚,是花粉使他們打噴嚏、流淚和流鼻涕。最早的枯草熱病例是萊昂納多.博塔羅在1565年記載的。他把它稱為“玫瑰熱”。

        1903年,一位叫威廉.鄧巴的德國醫生證明了這種受激反應并不是由花粉本身引起的,而是機體對花粉的反應引起的一種毒素的釋放所造成的。他努力研制出一種抗菌素,但它沒有效果。

        后來,亨利.戴爾于1910年在研究黑麥毒性時,發現了一種他稱為“組織胺”的物質。直到大約16年后,他才意識到是組織胺引起了過敏反應。此后,他還發現了受損傷的細胞會產生自己的組織胺。

        直到20世紀50年代,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達尼埃爾.博韋才研制出了抗組織胺的藥物。

        哮喘濕疹也是過敏反應,但遺憾的是抗組織胺藥物對它們并沒有治療效果。機體總是會對花粉和其他刺激物的侵入發生反應。過敏體質的人存在的問題是,他們對某一種的刺激物過于敏感。

        組織胺是人體組織內的一種血管活性胺,廣泛存在于人體組織之中,以肥大細胞內含量最高。它是一種由組氨酸衍生而來的堿基,也是一種速發型超敏性反應的藥理活性介質。在多數情況下,組織胺是由肥大細胞受抗原抗體復合物致傷而釋放,即細胞受外傷或外界特異性抗原的激發后,存在于細胞內的組織胺酸(histidine)經組織胺酸脫羧酶的作用,釋放出一個CO2分子所演變而成.這種釋放的結果,可使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改變,促使血壓下降,引起速發型超敏性的典型血管損傷,即疹塊與潮紅應答。

        在正常情況下,組織胺是以不活動狀態與肝素(heParin)結合在一起,成為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的顆粒。這種顆粒一旦釋出細胞,進入體液或血液循環、則要發生一系列組織反應.由于組織胺的作用或其它因素引起脫顆粒(degranulation),顆粒脫出細胞外之后,通過陽離子交換作用,從復合物中釋放出來,組織胺分子小,迅即彌散,以致細胞解體.組織胺有外組織胺和內組織胺兩種,外組織胺主要作用于皮膚、粘膜,使其產生水腫、滲出等,內組織胺主要作用內臟,使之產生支氣管、胃腸、子宮心血管的平滑肌痙攣、分泌腺增高等。平時,機體釋放組織胺甚微,隨時可被組織胺酶所破壞,故不致病。  

        組織胺與變態反應病的關系

        在速發型變態反應中,組織胺參與的作用有較大意義。其它類型變態反應,如內毒素休克炎癥燒傷等,也出現肥大細胞脫顆粒和血液中組織膠水平增高的現象,患有肥大細胞腫瘤,血液及組織中肥大細胞增多時,亦伴有組織胺生成和釋放的增加,其后果為明顯的蕁麻疹和發作性出現皮膚發紅(潮紅),重癥患者可伴有水腫和支氣管痙攣

        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短暫的真皮充血水腫性病變,其基本機制是局部毛細血管小靜脈的擴張和通透性增加,組織胺是其重要的因素.皮膚劃痕癥(dermograPhsim),也稱“人工蕁麻疹”,引起此癥疾的因素,據信為組織胺.病因復雜的多形紅斑(erythemamultifme)是一種綜合征,但一般認為亦與變態反應有關。如何克服由于組織胺釋放而導致的一系列病理反應,許多專家和學者曾一度研究設法阻止組織胺的釋放,加強組織胺的代謝,以及促使組織胺的失活,以防治這類變態反應的發生。

        早在1910年,Dale和Barger從霉菌麥角中提取組織胺,并以此人工誘發了過敏性休克.Draysted等曾將組織胺注射到動物體內,也誘發了過敏性休克.亦即組織胺休克(histamineshock),可用含0.25mg組織胺鹽水溶液注射于豚鼠心臟,致動物過敏性休克而死亡。Epstsinr給志愿者皮內注射組織胺后,人工誘發了蕁麻疹;同時,用組織胺作氣管滴入,也引起了哮喘發作。故組織胺與各種變態反應的發生密切相關。后來的報導雷同,對于組織胺導致變態反應病,這一定論毫無疑議。  

        組織胺球蛋白的產生與應用

        動物試驗顯示,豚鼠注入了健康人血清,可避免由于吸入組織胺氣霧而致的動物死亡;而注入過敏性病人血清者;結果恰恰相反〔8、9〕。如果將組織胺結合非特異性馬血清球蛋白到組織胺偶氮蛋白(Azo-protein)復合體,亦可使免疫豚鼠具有明顯的抗過敏性休克的保護效應。并且,Parrot等報告〔8~10〕,組織胺球蛋白對豚鼠皮下注射,也可引起動物產生對組織胺氣霧吸入的抵抗,而單純用人體丙種球蛋白(humanγ-globulin)注入豚鼠體內,動物對組織胺或5-羥基色胺(5-hydrox-ytryptamine)氣霧的作用,不能得到保護,只有注入組織胺球蛋白復合體才能產生顯著地對抗組織肢、抑或對抗5-羥基色胺的作用。并且在多次雙育試驗中,單純用人體丙種球蛋白的對照組治療者,均告無效。據此,Parrot等提出了組織胺球蛋白的基本制備方法,沿用至今。

        組織胺球蛋白是一種含有解毒藥物的蛋白復合體,亦屬于變態反應病的特異性免疫生物制劑(sPecificimmunizingbioagent)。衛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從1974年開始研制〔4、5〕,并與上海華東醫院和新華醫院合作,進行了臨床試用觀察。通過臨床論證,對14種過敏性皮膚病變態反應性疾病有顯著療效,總有效率77.78%。具體病種有:蕁麻疹,急性蕁麻疹,白色皮膚劃痕,多形紅斑,環形紅斑癢疹,濕疹,神經性皮炎,過敏性瘙癢癥,離位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

        參看

        關于“組織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中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