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果參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紅果參 | 中藥圖典 |
紅果參 Hónɡ Guǒ Shēn |
|
---|---|
別名 | 蜘蛛果、山荸薺薺 |
功效作用 | 被虛益氣;被痰止痛。主勞倦氣虛乏力;跌打損傷;腸絞痛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苦 |
【拼音名】 Hónɡ Guǒ Sh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長葉輪鐘草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 ) Merr.[Campanula lancefolia Rox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長葉輪鐘草 多年生直立或蔓性草本,莖高可達3m。根胡蘿卜狀。通常全株無毛,中空,分枝多而長,平展或下垂。葉對生,偶有3枚輪生的,且短柄;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6-15cm,寬1-5cm,先端漸尖,邊緣具細鋸齒。花通常單朵,頂生和腋生;花?;?a href="/index.php?title=%E8%8A%B1%E5%BA%8F%E6%A2%97&action=edit&redlink=1" class="new" title="花序梗(尚未撰寫)" rel="nofollow">花序梗長1-10cm;花梗中上部或在藥基部有一對絲狀小苞片;花萼僅貼生在子房下部,裂片通常5枚,相互間遠離,絲狀或條形,邊緣分枝狀細長齒;花冠白色或淡紅色,管狀鐘形,長約1cm,5-6裂至中部,裂片卵形三角形;雄蕊5-6枚 ,花絲與花藥等長,長絲基部寬而成片狀,邊緣具長毛;花柱有或無毛,柱頭(4-)5-6裂,子房(4-)5-6室。漿果球狀(4-)5-6室,熟時紫黑色,直徑5-10mm。種子極多數(shù),呈多角體?;ㄆ?-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中、灌叢中以及草地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與作用】 被虛益氣;被痰止痛。主勞倦氣虛乏力;跌打損傷;腸絞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guān)于“紅果參”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