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子皮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紅土子皮 | 中藥圖典 |
紅土子皮 Hónɡ Tǔ Zǐ Pí |
|
---|---|
別名 | 四川山螞蝗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利咽。主發(fā)熱;喉痛;肺熱咳嗽;黃水瘡 |
英文名 | Root-bark of Szechwan Podocarpium |
始載于 | 《貴州民間藥物》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 |
紅土子皮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豆科植物四川山螞蝗的根皮。植物形態(tài)詳"紅土子"條。
【采集】6~7月采收。
【性味】性涼,味微苦。
【選方】①治喉痛:紅土子皮三錢(用火烤去毛),八爪金龍三錢。煎服。
②治發(fā)燒:紅清酒缸根皮、馬鞭鞘、青藤香各三錢。水煎服。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紅土子皮”條目 http://www.rpzztyjokwsnq.com/w/%E7%BA%A2%E5%9C%9F%E5%AD%90%E7%9A%AE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紅土子皮”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