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海螺殼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海螺殼
        Hǎi Luó Ké
        別名  
        功效作用 解痙;制酸;化痰散結。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四肢拘攣慢性骨髓炎淋巴結結核
        英文名 Conch Shell
        始載于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毒性  
        歸經 胃經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海螺殼

        【出處】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 Hǎi Luó Ké

        【來源】 為骨螺科動物紅螺。采得后除去殘肉和泥土,煅后碾碎用。

        【性味】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甘咸,微寒。"

        【功效與作用】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化痰消積,止痙。治胃痛淋巴結結核,手足抽筋。"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或煎湯,1~5錢;外用:研末調敷。

        【附方】 治慢性骨髓炎:海螺殼煅成炭一兩,人中白三錢,冰片八分。研細,用陳豬油或麻油調成稀糊狀,外敷。(《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海螺殼

        【出處】 出自《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 Hǎi Luó Ké

        【英文名】 Conch Shell

        【來源】 藥材基源:為骨螺科動物脈紅螺和皺紅螺等的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apana uenosa(Valenciennes)2.R.bezoar(Linnaeus)

        采收和儲藏:捕得海螺后,去肉取殼,洗凈,曬干。

        【原形態】 1.脈紅螺,貝殼略近梨形,質堅厚,一般殼高50-120cm,寬45-95mm,大者高可達150mm,寬120mm,螺層約6層,每層寬度增加迅速,穎合線淺。殼頂尖細,光滑。螺旋部較低。體螺層的中上部極膨大,基部漸縮小。殼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齊蝗螺肋和細的生長線。肩角結節突起,在體螺層上結節成三角形,特別突出,有時呈棘狀。于肩角的下方還有3-4條具結節突起的粗肋。殼面黃褐購,具棕褐色斑點。殼口大,長卵形,內面杏紅色,有次光。前溝短寬,外唇厚,邊緣具有與螺肋相應的缺刻。內唇后方薄,后溝不明顯,貼附于體螺層上,前方加厚,向外伸卷,與體螺層前部的螺肋共同形成假臍。厴角質,橢圓形,堅固而厚棕紅色,核位于靠外唇的邊緣。體柔軟,頭部前腹面有口,頭上有觸角1對,各有一黑色小眼。足部寬大,灰黑色。

        2.皺紅螺,貝殼略近梨形,質堅厚,一般殼高77-97mm,寬58-74mm,螺層約7層縫合線淺,在縫合線下方常形成強的皺褐體螺層極膨大,尤其是體螺層的肩角上部具有顯著的薄片狀褐疊。在肩角下部有2-3條帶有片狀結節的螺肋,殼表黃褐色,或具紅褐色斑點。殼口大,卵圓形。周圍白以或查紅色。厴角質,紅褐色。其他形狀近似前種。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幼螺多生活于低潮線附近的巖石間;成體多棲息于低潮線以下數米至數十米深的細沙或多泥的海底。能捕食其他軟體動物。雌雄異體產卵期約5-8月,卵產在甲殼質的狹長卵袋中,每一卵袋包含卵子數百至數千個,于水溫23-26℃時,3-4星期即可變成面盤幼蟲,破袋而出,過一段時間長成幼螺,2年可達性成熟

        2.生活于低潮線附近及19-41m深的泥沙質海底。

        資源分布:1.我國沿海分布很廣,以北方沿海為最多。

        2.我國分布于東海、南海。

        【性狀】 性狀鑒別(1)脈紅螺殼,貝殼大,殼高約10.4cm,寬約7.8cm。殼面黃褐色,具棕褐色斑點。螺層6層,縫合線較淺。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占殼高的1/5-1/4。體螺層中部寬大基部收窄。殼面密生較低的螺肋,粗細較均勻,在各螺層的中部和體螺層的上部有一條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將螺層分為上、下兩部,兩部相交近于90°角。殼口大,邊緣具有與螺肋相當的缺刻,殼口內面杏紅色,有珍珠樣肖澤。質堅厚,不易破碎,破碎面呈層狀。氣微腥,味咸、甘。

        (2)紅螺殼,形狀與脈紅螺相似,但殼高約7.7cm,寬約5.8cm。螺層約7層,螺旋部短小,稍高起,約為殼高的1/3。殼面生長紋密集,體螺層下半部有3條稍精壯的螺肋,肩角有短的棘突。質堅厚結實。

        炮制】 1.海螺殼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用時搗碎。

        2.煅海螺殼《壽世保元》:醋淬。現行取凈海螺殼置適宜容器內,于無煙的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用時搗碎。

        【性味】 味咸;性寒

        歸經】 肝;胃經

        【功效與作用】 解痙;制酸;化痰散結。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四肢拘攣;慢性骨髓炎;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30-60g。外用:適量,取汁合藥點眼。

        【注意】 《本草求原》:“腸胃虛寒者忌。”

        【附方】 治慢性骨髓炎:海螺殼煅成炭一兩,人中白三錢,冰片八分。研細,用陳豬油或麻油調成稀溯狀,外敷。(《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各家論述】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化痰消積,止痙。治胃痛,淋巴結結核,手足抽筋。

        【摘錄】 《中華本草》

        關于“海螺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2. <object id="gl6zv"></object>
        <source id="gl6zv"><ins id="gl6zv"></ins></source>

        <b id="gl6zv"><sub id="gl6zv"></sub></b><u id="gl6zv"><bdo id="gl6zv"></bdo></u><b id="gl6zv"><bdo id="gl6zv"></bdo></b><acronym id="gl6zv"></acronym>
          1. <u id="gl6zv"><bdo id="gl6zv"></bdo></u>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亚洲日本一本在线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 | 亚洲日本高清色欧另类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