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扁豆堿
A+醫學百科 >> 毒扁豆堿 |
中文別名: 毒扁豆堿、水楊酸毒扁豆堿、依色林 、卡拉巴豆堿。
英文別名: Antilirium、Eserine、Fisostigmina Salicilato、Fysostigmin、Isopto-Eserine、Physostigmine Salicylate、Physostigmini Salicylas、Physostol
Cas號:【57-47-6】
分子式:C15H21N3O2.
分子量:275.35
性狀:一種生物堿,它存在于非洲西部產的一種豆料植物毒扁豆的種子中。1864年 J.約布斯特和 O.黑塞從毒扁豆中獲得。從乙醚中析出的毒扁豆堿呈片狀結晶;熔點 102-104℃,但該晶體不穩定,易變為熔點86~87℃的結晶;比旋光度【α】崨-120°(苯),【α】-76°(氯仿);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苯、氯仿或脂肪油中。毒扁豆堿的晶體或其溶液,加熱、暴露于光線和空氣中或有微量金屬存在時,很容易變成紅色,對堿更不穩定,易水解成毒扁酚堿,能被氧化為紅色依色林,使產物失去療效。 水楊酸毒扁豆堿(又稱:依色林)的水楊酸鹽。無色或微帶淡黃色有光澤的晶體或粉末。長期露置于空氣或日光中漸變為淡紅色。熔點186度~187度。溶于乙醇或氯仿,稍溶于水。
藥品類別: 作用于植物神經系統藥。
目錄 |
藥理藥動
常用其水楊酸鹽,有抑制膽堿酯酶的作用,使膽堿能神經末梢所釋放的乙酰膽堿免遭此酶的水解,從而充分發揮乙酰膽堿的作用。對去除副交感神經支配的組織,本品則喪失其原有作用。本品并不破壞膽堿酯酶,只是與酶結合形成易解離的復合物,而使酶的活性暫時喪失。因而是一種可逆性膽酯酶抑制劑。眼科主要用其0.25~1.0%溶液。單劑量一次滴眼后 10~30分鐘開始發揮作用,4小時達最大值。降眼壓作用較持久。如在入夜涂用本品眼膏,可防夜間眼壓升高。在急性青光眼治療中常與毛果蕓香堿交替使用。本品溶液滴眼主要產生縮瞳和調節痙攣。縮瞳作用于滴眼后數分鐘開始,半小時達高峰,經 1~3日恢復正常。其縮瞳作用強于毛果蕓香堿。由于瞳孔縮小,小梁網開放,房水排出通暢而使眼壓下降。其機制與毛果蕓香堿相似。它與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概括為小劑量時興奮,大劑量抑制。故已較少做全身給藥,只用于眼科。毒扁豆堿能特異性地解除抗膽堿能神經藥物的毒性,如眼科使用強力抗膽堿能神經藥物(阿托品、東莨菪堿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毒性,表現為:譫妄、精神錯亂、幻覺、嗜睡等。皮下或靜脈注射本品,數分鐘內即可消除抗膽堿能神經藥物的毒性。 能抑制膽堿脂酶,有興奮平滑肌及橫紋肌的作用,能縮小瞳孔、降低眼內壓,主用于青光眼等。效果較毛果蕓香堿強而持久。可從毒扁豆種子提出毒扁豆堿,用水楊酸處理而制得。也可人工合成。
適 應 癥
為膽堿酯酶抑制藥,用于催醒、治療青光眼。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①用于催醒,肌注或靜注 0.5—2mg;拮抗東莨菪堿,靜注 3-4mg,如 15分鐘后效果不夠滿意,可重復注射 1.5—2mg,但當下列任何一個癥狀出現時,即脈搏<60次/分鐘,心律失常或面部肌肉抽搐,均應另作對癥處理,不得再追加。②用于青光眼,滴眼每日 2-3次,眼膏每日 1—3次。
小兒慎用或勿用。
制劑與規格:水楊酸毒扁豆堿注射液(1)1ml:1mg(2)2ml:2mg
水楊酸毒扁豆堿滴眼液0.25—0.5%
水楊酸毒扁豆堿眼膏 0.25%
滴入眼瞼內,每 4- 6小時一次。
[制劑]水楊酸毒扁豆堿滴眼液0.25%
0.2-0.5%溶液滴眼,用于青光眼,調節肌麻痹等.
不良反應
注射給藥逾量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性,比本類藥中其他品種為高且嚴重,遇有多汗、惡心、嘔吐或(和)腹瀉應即停藥,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藥,可出現視覺模溯、眼或眉痛、眼瞼抽搐、淚多、局部灼熱或刺激性紅腫等,遇先兆即應停用。
(1)毒扁豆堿點眼后可引起眼瞼痙攣,藥物通過皮膚、粘膜吸收使眼瞼內膽堿酯酶滅活和調節痙攣。青年人和兒童更為常見。
(2)睫狀肌痙攣性頭痛、眼痛甚為常見。此外尚可引起調節痙攣性近視。長期用藥偶見接觸性過敏皮炎。
禁忌癥
角膜潰瘍和活性眼色素膜炎(葡萄膜炎)患者禁用。 中國醫學健康網本品能加重支氣管哮喘、心血管病、糖尿病、壞疽、腸道或尿路梗阻、以及帕金森病的癥狀,應慎用或禁用
注意事項
常用其水楊酸鹽,為無色或淡黃色有光澤的針晶,無臭,稍溶于水(1:75),能溶于醇。露置日光或空氣中,氧化漸變紅色,即不宜再用。其溶液亦易變紅色,加熱或由于玻璃容器的堿性可加速其變化,故溶液不宜久貯,容器最好能先以1%鹽酸洗凈。
如溶液稍有變化,呈微紅色,尚可使用;如色已深,則療效降低不宜再用。加入3%硼酸或0.1%亞硫酸氫鈉或0.1%依地酸二鈉可延緩其變色。
參看
關于“毒扁豆堿”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