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扎
對
包扎
的源代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編輯這個頁面須要登錄或更高權限!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自動確認用戶
如果您還沒有登錄請
登錄
后重試。A+醫學百科是一個開放式網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內容僅須要
花10秒鐘時間創建一個賬戶
。 如果您已經登錄,本頁面可能是受保護的內容。如果您認為有修改的必要,請
聯系本站管理人員
。
條目源代碼:
{{百科小圖片|bkiwt.jpg|}} '''包扎'''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 視頻:止血和包扎 == <videoflash>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wMDk5MDg=.html</videoflash> ==包扎概述== <b> 包扎傷口應了解有無內在損傷</b> 在外傷[[急救]]現場,不能只顧包扎表面看得到的傷口而忽略其他內在的損傷。 同樣是肢體上的傷口,有沒有合并[[骨折]],其包扎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有骨折時,包扎應考慮到骨折部位的正確固定;同樣是軀體上的傷口,如果合并內部臟器的損傷,如[[肝破裂]]、[[腹腔內出血]]、[[血胸]]等,則應優先考慮[[內臟]]損傷的救治,不能在表面傷口的包扎上耽誤時間;同樣是[[頭部]]的傷口,如合并了[[顱腦損傷]],不是簡單的包扎止血就完事了,還需要加強監護。對于頭部受撞擊的患者。即使自覺良好,也需觀察24小時。如出現頭脹、[[頭痛]]加重,甚至[[惡心]]、[[嘔吐]],則表明存在[[顱內損傷]],需要緊急救治。 因此,在對傷者明顯可見的傷口進行包扎之前或同時,一定要了解有沒有其他部位的損傷,特別要注意是否存在比較隱蔽的內臟損傷。 <b> 與體腔相通的傷口的包扎</b> 對于與體腔相通的開放性傷口,現場一般只需對傷口進行簡單的覆蓋,然后盡快送醫院或緊急聯系醫務人員前來救治。 例如,與腹腔相通的[[腹部]]傷口,可用干凈的紗布、毛巾、被單等覆蓋。如有腸管或網膜從創口處膨出,切勿試圖將其回納腹腔內,以免加重腹腔污染。對膨出的腸管或網膜,應用干凈的碗將其完全蓋住,或用干凈紗布圈套于周圍再行包扎,以防擠壓膨出的腸管或網膜。 又如,與[[胸腔]]相通的[[胸部]]傷口,可造成[[開放性氣胸]]。其中,“交通型[[氣胸]]”與“[[高壓]](張力)型氣胸”[[癥狀]]嚴重,甚至可致[[昏迷]]、死亡。 前者應盡快用[[無菌]]紗布或其他清潔的敷料封閉傷口,包扎固定,防止反常[[呼吸]],以便減輕癥狀和減輕持續傷害。對于“高壓(張力)型氣胸”,由于破裂口形成單向活瓣,當人吸氣時裂口開放,氣體不斷進入[[胸膜腔]];[[呼氣]]時裂口關閉,以至氣體不能排出。胸腔內壓力不斷增加,使得肺受壓增加,從而導致進行性[[呼吸困難]]。此時須作緊急排氣處理,可用大號[[注射針頭]]在患側[[鎖骨中線]]第二肋間刺人[[胸膜]]。 再者,頭顱外傷者如果出現“[[鼻孔]]、耳朵流出較大量的淡紅色液體”,應考慮[[顱底骨折]],傷口與[[顱腔]]有相通。不要在現場試圖壓迫和填塞傷者鼻孔、耳朵,以免造成[[顱內感染]]。如骨折穿破[[頭皮]]或有腦組織膨出,可按腹腔臟器膨出的原則處理。 <b> 以出血為主要癥狀的傷口包扎</b> 在有出血的情況下,外傷包扎的實施必須以止血為前提。如不及時給予止血,則可造成嚴重失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有時候,包扎本身就是止血的措施。例如,組織損傷造成的[[毛細血管出血]],出血時[[血液]]成水珠樣從傷口流出,稍微壓迫即可止血,有時也可自動凝固止血。這種出血,往往只需要在傷口貼上止血貼,或在傷口上覆蓋[[消毒]]紗布,然后稍微加壓包扎,即可完成止血和包扎的雙重任務。但對于由[[動脈血]]管損傷引起的“[[動脈出血]]”和由[[靜脈血]]管損傷引起的“[[靜脈出血]]”,單純的壓迫包扎傷口,往往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動脈出血時,出血呈搏動性、噴射狀,血液顏色鮮紅,可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造成生命危險;靜脈出血時,出血緩緩不斷外流,血液顏色紫紅。這些可通過“指壓”和“[[止血帶]]”等應急措施臨時止血,再送醫院或請救護人員前來救治。 指壓止血是在傷口的上方,即近心端處,找到跳動的[[血管]],用手指緊緊壓住。需注意的是:此法僅能用于短時間控制血流,應隨即采用“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是具彈性的橡膠帶(帶與[[皮膚]]之間要墊上敷料),亦可用寬度大于3厘米的布帶、毛巾、領帶等代替,綁扎[[上臂]]或大腿上、中1/3交界處(注意:綁扎上臂時不能過低,否則易損傷神經),綁扎的松緊程度以傷口沒有鮮血外流為度。此外,一定要在顯著的部位標明上止血帶的時間,每隔一小時松開止血帶幾分鐘。再綁扎。 <b> 錯誤包扎可導致嚴重后果</b> 有人為孩子的“[[肘關節]]傷”進行包扎時,長時間把“[[前臂]]和上臂固定在一條直線上”,結果孩子的“肘關節失去了應有的彎曲功能”而殘廢了。究其原因,就是劉讀者不知道包扎時,應該把關節固定在“功能位置”上。保持在功能位置上的[[關節]],就算傷后關節不能活動,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關節的一些[[生理]]功能。 對上肢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證手的功能;對下肢來說,主要是保證持重和步行的功能。因此,肘關節的功能位置是屈曲近90度,[[膝關節]]的功能位置是稍屈10度,手各指關節的功能位置是屈曲45度。[[踝關節]]的功能位置是90~95度。 再以外傷骨折為例:包扎松散,不起固定作用是導致[[畸形愈合]]或[[假關節形成]]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骨折、[[脫位]]的整復要靠固定來保證。如果包扎松散,起不到固定的作用,近期就有可能發生出血、疼痛、休克等危險,遠期則可能造成畸形愈合和[[假關節]]。 相反,包扎得太緊,也有可能造成機體新的損傷。過緊的包扎影響[[血液循環]],可出現[[肢體腫脹]],或蒼白、[[發紺]]、[[發冷]]、麻木等表現。如不及時放松重新進行恰當的包扎,就有可能造成肢體[[缺血]]、[[壞死]]。 此外,為包扎傷口,不適當地移動患者,也可造成難以挽救的損傷。例如,造成[[長骨]]完全骨折患者的骨折端刺傷重要血管、[[神經]],造成[[脊柱骨折]]的患者[[脊髓損傷]]而發生[[截癱]]等。因此,包扎時必須講究技巧?! ?==包扎器材== ①三角巾[[急救包]] ②繃帶 ③四頭帶 ④炸傷急救包 ⑤緊急條件下,干凈的毛巾、頭巾、手帕、衣服等可作為臨時的包扎材料。 ==包扎方法== <b> 1.如何清潔傷口 </b> 清潔傷口前,先讓患者適當位置,以便救護人操作。 如周圍皮膚太臟并雜有泥土等,應先用清水洗凈,然后再用百分%[[酒精]]或0.l%[[新潔而滅溶液]](一種常用[[消毒液]])消毒傷面周出的皮膚。消毒傷面周圍的皮膚要由內往外,即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周圍擴大消毒區,這樣越靠近傷口處越清潔。如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必須再用酒精擦去,這種“脫碘”方法,是為了避免碘酒灼傷皮膚。應注意,這些[[消毒劑]]刺激性較強,不可直接涂抹在傷口上。 傷口要用[[棉球]]蘸[[生理鹽水]]輕輕擦洗。自制生理鹽水,即1000毫升冷開水加[[食鹽]]9克即成。 在清潔、消毒傷口時,如有大而易取的異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異物切勿勉強取出,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體腔或血管附近的異物,切不可輕率地撥出,以免損傷血管或內臟,引起危險,現場不必處理。 [[傷口清潔]]后,可根據情況做不同處理。如系粘膜處小的傷口,可涂上[[紅汞]]或[[紫藥水]],也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積[[創面]]不要涂撒上述藥物。 如遇到一些特殊嚴重的傷口,如內臟脫出時,不應送回,以免引起嚴重的感染或發生其他意外。原則上可用消毒的大紗布或干凈的布類包好,然后將用酒精徐擦或煮沸消毒后的碗或小盆扣在上面,用帶子或三角巾包好。 <b> 2.怎樣包扎傷口 </b> 傷口經過清潔處理后,要做好包扎。包扎具有保護傷口、壓迫止血、減少感染、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包扎時,要做到快、準、輕、牢。快,即動作敏捷迅速;即部位準確、嚴密;輕,即動作輕柔,不要碰撞傷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也不能過松,以免紗布脫落。 包扎傷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的包扎材料和包扎方法。 ===三角巾[[包扎]]法=== '''目的''' 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減少疼痛。 '''要求''' 傷口封閉要嚴密,防止[[污染傷口]],松緊適宜,固定牢靠。其要領是:快——動作要快;準——[[敷料]]蓋準后不要移動;輕——動作要輕,不要碰撞傷口;牢——包扎要牢靠。 '''方法''' 邊要固定,角要拉緊,中心伸展,敷料貼緊,包扎貼實,要打方結,打結要牢,防止滑脫。 '''三角巾介紹''' 規格:一平方米對開剪兩條(圖3-17)。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32.jpg|三角巾介紹}} (三角巾介紹) '''全身各部位包扎''' 1.[[頭部]]包扎:將三角巾底邊向外上翻折兩指寬,蓋住頭部,在眉上、耳上,把兩底角和頂角在枕后交叉,在前額中央打結(圖3-18)。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34.jpg|頭部三角巾包扎}} (頭部三角巾包扎) 2.面部三角巾剪洞法:把三角巾一折二,在頂角處打結,頂角對準傷者中指至[[腕橫紋]],折成一條線;從折疊處對準傷者中指二節,再折成一條線;從折疊處對準傷者中指一節,最后把第二、第三條線折成兩角,對準第一線,用剪刀剪成圓形,即留出口、眼、鼻(圖3-19)。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36.jpg|面部三角巾剪洞法}} (面部三角巾剪洞法) 3.面部包扎法:把三角巾一折二,頂角打結放于[[頭頂]]中,套住面部,兩手把底邊兩角拉向枕后交叉,在前額打結固定(圖3-20)。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38.jpg|面部三角巾包扎法}} (面部三角巾包扎法) 4.[[單眼]]包扎法:將三角巾折成三指寬的帶形,以上1/3處蓋住傷眼,下2/3從耳下端繞向腦后至健側,在健側跟上方前額處反折后,轉向傷[[側耳]]上打結固定(圖3-21)。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40.jpg|單眼三角巾包扎法}} (單眼三角巾包扎法) 5.雙眼包扎法:將三角巾折成三指寬帶形,從枕后部拉向雙眼交叉,再繞向枕下部打結固定(圖3-22)。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42.jpg|雙眼三角巾包扎法}} (雙眼三角巾包扎法) 6.下頜包扎法:將三角巾折成三指寬帶形,留出系帶一端從頸后包住下頜部,與另一端在頰側面交叉反折,轉回頜下,伸向頭頂部在兩耳交叉打結固定(圖3-23)。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44.jpg|下頜三角巾包扎法}} (下頜三角巾包扎法) 7.單肩包扎法:把三角巾一底角斜放在胸前對側腋下,將三角巾頂角蓋住后肩部,用頂角系帶在上臂[[三角肌]]處固定,再把另一個底角上翻后拉,在腋下兩角打結(圖3-24)。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46.jpg|}} (單肩三角巾包扎法) 8.雙肩包扎法:將三角巾底邊放在兩肩上,兩側底角向前下方繞腋下至[[背部]]打結,頂角系帶翻向胸前,在兩側[[肩前]]假扣扎緊固定(圖3-25)。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48.jpg|雙肩三角巾包扎法}} (雙肩三角巾包扎法) 9.單胸包扎法:將三角巾頂角對準肩縫,蓋住傷部,底邊上翻把兩底角回胸,在背后與頂角系帶打結固定(圖3-26)。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50.jpg|單胸三角巾包扎法}} (單胸三角巾包扎法) 10.雙胸包扎法:將三角巾一底角對準肩部,頂角系帶[[圍腰]]在對側底邊中央打結,上翻另一個底角蓋住[[胸部]],在背后V形打結固定(圖3-27)。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52.jpg|雙胸三角巾包扎法}} (雙胸三角巾包扎法) 11.[[腹部]]包扎法:腹部傷口處先用碗罩?。▓D3-28a),然后將三角巾從頂角到底邊中點(稍偏左或偏右)打折,折成燕尾式,前面一尾比另一尾稍大,然后燕尾朝下,把三角巾貼在腹部(圖3-28b);折成燕尾,將底邊的一角與頂角在[[腰部]]打結(圖3-28c);再將大燕尾從兩腿中間向后拉緊,繞過[[大腿]],與小燕尾在大腿側打結(圖3-28d),無碗時應加壓包扎。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54.jpg|腹部三角巾包扎法}} (腹部三角巾包扎法) 12.單臀包扎法:將三角巾頂角蓋住臀部,頂角系帶在褲袋底處圍腿繞住,下側底角上翻至對側腰部和另一底角在健側髂上打結固定(圖3-29)。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56.jpg|單臀三角巾包扎法}} (單臀三角巾包扎法) 13.雙臀包扎法:將兩條三角巾的頂角連結一起,放在雙臀縫的稍上方(圖3-30a),然后把上面兩底角由背后繞到腹前打結,下面兩底角分別從大腿內側向前拉,在腹股溝部與三角巾的底邊做一假扣結上(圖3-30b)。這種式樣象開襠褲,便于傷員大小便,從背后看如圖3-30c。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58.jpg|雙臀三角巾包扎法}} (雙臀三角巾包扎法) 14.膝(肘)[[關節]]包扎法:將三角巾折成四指寬,蓋住[[膝關節]],在膝(肘)窩處交叉后,兩端返繞膝(肘)關節,在外側打結(圖3-31、32)。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60.jpg|膝(肘)關節三角巾包扎法}} (膝(肘)關節三角巾包扎法) 15.手部包扎法:將三角巾一折二,手放在中間,中指對準頂角,把頂角上翻蓋住[[手背]],然后兩角在手背交叉,圍繞[[腕關節]]在手背上打結(圖3-33)。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62.jpg|手部三角巾包扎法}} (手部三角巾包扎法) ===毛巾包扎法===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64.jpg|毛巾介紹}} (毛巾介紹) '''毛巾包扎注意點''': (1)角要拉得緊; (2)包扎要貼實; (3)結要打得牢。 ''' 全身各部位包扎:''' 1.頭部帽式包扎:毛巾橫放在頭頂中間,上邊對準[[眉毛]]: 上邊兩角拉至枕后打結,下邊兩角拉向頜下打結(圖3-35)。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66.jpg|頭部毛巾帽式包扎}} (頭部毛巾帽式包扎) 2.面部包扎法:毛巾橫放蓋住面部,用剪洞法露出眼、鼻、口,毛巾四角,交叉在耳旁打結(圖3-36)。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68.jpg|面部毛巾包扎法}} (面部毛巾包扎法) 3.單眼包扎法:把毛巾折疊成“槍”式蓋住傷眼,毛巾兩角圍額在枕后打結,用繩子扣住毛巾一角,在頜下與健側面部毛巾處打結(圖3-37)。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70.jpg|單眼毛巾包扎法}} (單眼毛巾包扎法) 4.下頜兜式包扎法:將毛巾折成四指寬,一端系帶一條,細毛巾托住下頜向上提,系帶與毛巾一端在頭上顳部交叉繞前在耳旁打結(圖3-38)。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72.jpg|下頜毛巾兜式包扎法}} (下頜毛巾兜式包扎法) 5.雙眼包扎法:將毛巾折成雞心角,腰邊與傷者額部相圍,蓋住兩眼,毛巾兩角在枕后打結,留出毛巾兩角在枕后下方固定(圖3-39)。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74.jpg|雙眼毛巾包扎法}} (雙眼毛巾包扎法) 6.單肩包扎法:將毛巾折成雞心狀放在肩上,腰邊穿帶在上臂固定,前后兩角系帶在對側腋下打結(圖3-40)。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76.jpg|單肩毛巾包扎法}} (單肩毛巾包扎法) 7.雙肩包扎法:將毛巾兩角結帶,毛巾橫放背肩部,再將毛巾兩下角從腋下拉至前面,然后把帶子同角結牢(圖3-41)。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78.jpg|雙肩毛巾包扎法}} (雙肩毛巾包扎法) 8.單胸包扎法:把毛巾一角對準傷側肩縫,上翻底邊至胸部,毛巾兩端在背后打結,并用一根繩子再固定毛巾一端(圖3-42)。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80.jpg|單胸毛巾包扎法}} (單胸毛巾包扎法) 9.雙胸包扎法:將毛巾折成雞心狀蓋住傷部,腰邊穿帶繞胸部在背后固定,把肩部毛巾兩角用帶系作V字形在背后固定(圖3-43)。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82.jpg|雙胸毛巾包扎法}} (雙胸毛巾包扎法) 10.腹部包扎法(圖3-44):保護[[內臟]]勿污染,腰帶一旁把結打;毛巾穿帶折長短,短端系帶兜[[會陰]];長端在外蓋腹部,繞到髂旁結短端。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84.jpg|腹部毛巾包扎法}} (腹部毛巾包扎法) 11.單臀包扎法:將毛巾對折,蓋住傷口,腰邊兩端在對側髂部用系帶固定,毛巾下端再用系帶繞腿固定好(圖3-45)。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86.jpg|單臀毛巾包扎法}} (單臀毛巾包扎法) 12.雙臀包扎法:將毛巾扎成雞心式放在兩側臀部,系帶圍腰結,毛巾下端在兩側大腿根部用系帶扎緊(圖3-46)。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88.jpg|雙臀毛巾包扎法}} (雙臀毛巾包扎法) 13.膝(肘)關節包扎法:將毛巾扎帶形包住關節,兩端系帶在肘(膝)窩交叉,在外側打結固定(圖3-47)。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90.jpg|膝(肘)關節毛巾包扎法}} (膝(肘)關節毛巾包扎法) 14.手臂部包扎法:將毛巾一角打結對準中指,用另一角包住[[手掌]],再圍臂螺旋形用系帶打結固定(圖3-48)。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92.jpg|手臂部毛巾包扎法}} (手臂部毛巾包扎法) 15.足部靴式包扎法:把毛巾放在地上,腳尖對準毛巾一角,將毛巾另一角圍腳背壓腳跟下,用另一角圍腳部螺旋包扎,呈螺旋上繞盡端系帶扎牢(圖3-49)。 {{圖片|Jiatingyixuebaike zijiuhujiu094.jpg|足部毛巾靴式包扎法}} (足部毛巾靴式包扎法) '''注意事項''' 1.一般家庭沒有三角巾,但其在急救時用途較廣,應配備。制作很簡單,用一米見方的布,從對角線剪開即成。 2.三角巾除上述用法外,還可用于手、足部包扎,還可對[[腳挫傷]]進行包扎固定,對不便上繃帶的傷口進行包扎和止血。 3.三角巾另一重要用途為懸吊手臂;對已用夾板的手臂楨固定作用;還可對無夾板的傷肢想到夾板固定作用。 ===[[石膏]]包扎法=== '''注意事項''' 1.石膏未干以前不得用手壓迫、活動關節、搬運等,以免石膏變形、斷裂。 2.石膏包裹后應注意肢體血液循環(觀察肢體末端皮膚有否發紫、蒼白、[[知覺]]麻木或劇痛,如有以上情況速來醫院復查)。 3.如發現石膏斷裂,應立即來院調換,以免影響治療。 4.注意石膏衛生,防止[[臭蟲]]、[[跳蚤]]等進入,如固定肢體發癢只能用拍擊方法,禁用硬器、手插入搔扒,以免造成壓迫皮膚等意外。 5.肢體在固定中應鍛煉[[肌肉]],增強血液循環,有利于傷口愈合。 6.未經醫生同意,不得自行拆除石膏。 7.拆除石膏后應及早進行[[康復]]訓練,促進關節功能、肌力、神經、局部[[腫痛]]的最大限度恢復。 ===[[燒燙傷]][[包扎療法]]=== '''注意事項''' 1、有下列情況不宜采取包扎療法: (1)、大面積[[深度燒傷]]創面。 (2)、頭面、須及[[會陰]]等部位。 (3)、包括后對防治感染不利,待別是炎熱季節不宜采用。 2、包扎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肢體遠端血運,外層一旦被滲液浸饋,應及時更換。 3、要求嚴格[[無菌操作]],包扎要完善。 4、更換敷料時間。首次應根據[[燒傷創面]]深淺、感染與否及感染程度而定。一般淺度燒傷創面,無感染象征時,于傷后1周換藥,此時創面已基本愈合;深II度創面采用包扎療法很難達到[[一期愈合]]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即使不招致感染,亦需通常換藥,逐步清除壞死組織,[[上皮細胞]]方能再生擴展而修復創面。深II度創面壞死組織于傷后5-7天開始溶脫時,容易發生感染,應開始換藥和分次清除壞死組織。III度創面根據手術選擇的時間而定。 5、更換敷料指征。主要是檢查創面是否感染,[[體溫]]升高或下降至正常以下,[[白細胞]]驟增或驟減,創面潮濕,疼痛加重,分泌物[[惡臭]],[[血清]][[纖維]]結合在傷后5-7天仍繼續下降者,應立即揭除敷料,檢查創面,診斷有無感染,再次判斷創面深淺度,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凡內層紗布與創面緊貼,干燥者,不必揭除,尤其是淺II度創面,可更換外層敷料,或改取[[半暴露療法]]。潮濕部分顯示輕度感染的創面,宜開窗剪除,繼續局部使用[[抑菌藥物]]治療。如內層用生物或人工薄膜包敷者,不論刨面深淺,均可改用半暴露療法,以利觀察創面,控制感染。 ===繃帶包扎法=== '''注意事項''' 繃帶的包扎方法的注意事項 包扎卷軸繃帶前要先處理好患部,并放置敷料。包扎時,展開繃帶的[[外側頭]],背對患部,一邊展開,一邊纏繞。無論何種包扎形式,均應環形起,環形止,松緊適當,平整無褶。最后將繃帶末端剪成兩半,打方結固定。結應打在患部的對側,不應壓在患部之上。有的繃帶無需打結固定,包扎后可自行固定。 夾板繃帶和[[石膏繃帶]]為制動繃帶,主要用于[[四肢骨]]折、重度關節[[扭傷]]、[[肌腱]]斷裂等的急救與治療。 可用竹板、木板、樹枝、厚紙板等作為夾板材料,依患部的長短、粗細及形狀制備好夾板。夾板的兩端應稍向外彎曲,以免對局部造成壓迫。包扎前先處置,在骨斷端復位及[[創傷]]處理后,用卷軸帶做螺旋形包扎3-4層,將陷凹處墊平,外加毛毯墊,狀夾板,外用細鐵絲或細繩捆綁固定。襯墊物的填充要適當,過多固定不確實,過少則會造成壓迫。 包扎石膏繃帶時,應迅速而確實,最好將動物橫臥保定及[[全身麻醉]]。局部處置后先用卷軸帶將患肢松松包扎一層,以免拆除時損傷皮膚。用40-50℃溫水浸泡[[繃帶卷]],無氣泡逸出時取出并擠掉多余水分即可應用。應用一卷浸一卷,以免浸泡過久石膏硬化。包扎時一定要將繃帶展平,輕輕地纏在肢上即可,不要發生皺褶,也不可過緊。托舉扶持患肢時要用[[手掌]],不能用手指??噹c體表貼附,不可架空而過,繃帶間不留空隙。兩端應稍向外彎曲。包扎完畢取出盆中石膏泥,加在表面并抹光,待稍干后標明日期、骨折線及創口位置。待完全蘇醒后扶助站立,避免摔倒,使石膏松動或變形。無論是夾板繃帶還是石膏繃帶,包扎時一定要松緊適當,過松易滑脫而失去作用,過緊則造成壓迫。骨折時其夾板或石膏繃帶的長度最低應超過骨折部上、下兩關節,否則達不到固定之目的,反而有害。 ==站外鏈接== *[http://video.jingpinke.com/details?uuid=62b5a974-13d8-1000-8d3c-83202360307f&number=03 創傷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運在線視頻公開課] [[分類:急救]] {{急救常識專題}} {{導航板-外傷}} [[分類:醫學視頻]]
在這個頁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碼
)
模板:圖片
(
查看源碼
)
模板:導航板-外傷
(
查看源碼
)
模板:導航板-急救常識
(
查看源碼
)
模板:急救常識專題
(
查看源碼
)
模板:百科小圖片
(
查看源碼
)
返回到
包扎
。
個人工具
登錄/創建賬戶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查看
閱讀
繁體/正體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全國醫院列表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全國制藥企業
醫科院校大全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推薦工具
醫學網站大全
醫學詞典
醫學資訊博客
功能菜單
添加頁面
志愿者招募中
積分排名
關于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隱私政策
關于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av免费_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_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午夜影院小视精品久久
|
亚洲人成在线不卡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不卡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